用音乐经营人生的民营企业家
用音乐经营人生的民营企业家本报专访飞达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青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孙世华
晨报讯 提起孙世华,在青州可谓老少皆知,当年他凭借演奏葫芦丝的精湛技艺而两赴维也纳演出,归来后又练就了一手百米长管吹葫芦丝的绝技,与此同时,他经营的事业也是蒸蒸日上。本报近日来到飞达实业有限公司,采访了这位既是音乐家又是企业家的奇人。
农民出身 辛勤务实成大业
孙世华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曾先后在青州段村供销社和青州市农机公司工作,凭借辛勤务实的工作和诚信交友的处事方式,孙世华赢得了不错的口碑。然而由于市场形势变化企业面临破产,1999年,孙世华决定下海经商,从而成立了飞达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之初的十年间,他吸纳下岗职工四十余人,并率先在全是民营企业当中成立党支部。而飞达实业有限公司也从最初的小作坊一步步发展壮大,发展到目前集钢材市场、动力机械、汽车工贸等一体的多元化、集团化企业。从创业的磨砺中一路走来,孙世华经历了太多,也正是这些磨砺养成了他豁达大度和踏实稳重的作风。
热衷音乐 戏里戏外皆人生
孙世华喜欢音乐是出了名的,他不仅唱歌唱得好,自幼酷爱音乐的他,还先后学会了葫芦丝、巴乌、萨克斯等十多种中外乐器的演奏技巧,可谓技艺超群。2004年11月,在孙世华的倡议和精心组织下,青州市民族管弦乐协会成立,协会吸收了100多名会员,并推选孙世华担任会长。协会成立后孙世华每年都带领会员为百姓演出二十余场,丰富了青州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2010年5月,在管弦乐协会的基础上,青州市音乐家协会成立,孙世华当选为协会主席,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首个落户在民营企业中的音乐协会。
一吹成名 两次走进维也纳
能去维也纳演出,可能是无数音乐人终其一生的梦想,孙世华的职业跟这份“殊荣”似乎毫不沾边。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凭借其精湛的演奏技巧,2007年,孙世华走进维也纳音乐大厅——世界上最古老又最现代,最神圣又最浪漫的音乐殿堂。
在维也纳音乐大厅,他先后用葫芦丝演奏了《北京的金山上》、《茉莉花》和《丰收锣鼓》3首极富中国特色的民族乐曲。当浓郁的中国风如天籁般回荡在维也纳音乐大厅里的时候,东方文化又一次令在座的欧洲观众折服。孙世华由此成为第一位在世界最高音乐殿堂演出的中国民营企业家。孙世华的名字曾见诸各大新闻媒体,然而,低调的他却不动声色地返回小城,继续经营着他的企业,浸淫在他的音乐梦想里。
让他始料不及的是,他又再一次被幸运之神垂青。2009年11月,孙世华受“约翰施特劳斯国际音乐大赛组委会”的邀请再赴维也纳皇宫参加演出,面对来自20多个国家的30多名的演员和选手,这位来自中国小城的普通民营企业家再次给了维也纳足够的惊喜和感动。这次孙世华凭借其演奏的曲目《婚誓》一举荣获大赛金奖。在当晚举办的颁奖晚会上,孙世华还应大赛组委会邀请,现场表演了他的又一绝活——吹奏外接100米长管葫芦丝节目,当他吹奏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响彻大厅的时候,现场的观众掌声四起,颁奖晚会达到高潮。在颁奖典礼中,中国驻奥德利大使馆文化参赞贾建新先生登台为孙世华颁奖,并称赞他“为中国人争了光,为家乡山东人民添了彩”。
年过半百 音乐里享受人生
如今,孙世华已经年过半百,音乐已经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孙世华说,在音乐里他收获了家庭的幸福,也收获了事业的成功。有趣的是,音乐也成了飞达实业的核心文化和形象品牌。不少人冲着孙世华会“吹”,和他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客商表示,跟有生活情趣和艺术素养的人做生意,既放心又顺心。
工作之余,孙世华最热衷的还是音乐,为让协会和更多热爱音乐的人有表演的舞台,孙世华还斥资60万元购进上乘的音响设备,在公司新办公楼上建了演播大厅。其中最好的一支话筒就近5万元。照孙世华的说法,这就是青州的平民金色大厅。
自2006年以来,孙世华相继应邀参加了山东电视台“拉呱”节目挑战小么哥、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和“过年七天乐”等节目,其人其艺,令人叹服。在音乐里享受人生,在音乐里经营人生,这就是孙华的生活理念。
音乐给予孙世华的不仅是艺术之美的熏陶,还有情操的陶冶和默化,吹奏乐器不仅提升了他的肺活量,也开阔了他的胸襟。对社会公益事业,作为青州市政协委员的孙世华当仁不让:参加阳光助残、四川赈灾、为家乡修建柏油马路、为山区学校购置乒乓球台、为公园安置石凳等,十年间共计捐款捐物260余万元。
而他的企业,建立了青州市第一家民营企业党支部,是青州市首家军民共建单位,青州市首家警企共建单位……小商谋利,大商谋道。孙世华以他独有的方式诠释着一个企业家应该有具有的操守和责任。
(曲英华 韩鲁青) 回复楼主:
不是很喜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