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早读 发表于 2011-8-16 10:51:13

“心中永远装着老百姓”——王府街道“456”工作模式谱写干群鱼水情

“心中永远装着老百姓”
——王府街道“456”工作模式谱写干群鱼水情
近日,在联村干部邢文成的帮助和带领下,青州市王府街道宋旺村仅用20天的时间,铺设完成自来水管道9000余米,彻底解决了全村146户、430口人的“吃水难”问题。村民亲切地把街道干部称为“心中真正装着老百姓的好干部”。
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进一步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王府街道借助全市正在开展的“三联工程”这一大平台,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在全街道推行“456”群众工作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4”即实施联村联户、民情走访、问题分解、城乡帮扶“四步联动”;“5”即村情民意“信息库”建起来、为民服务网络动起来、党务政务公开抓起来、集体经济发展活起来和星级创建活动搞起来“五措并举”;“6”即“六考六评”,“六考”即考核村情民意掌握、上级政策宣传、民生工程落实、实事好事办理、经济发展贡献、社会稳定维护六个方面;“六评”即联户干部自己评、联户干部互相评、党员群众大家评、日常工作跟踪评、年终实绩现场评和突出贡献重点评。期间,该街道193名机关干部重点联2657户、辐射联1.7万户,102个村(社区)、所有农户建立了村情民意信息库,实现了村户全覆盖、无缝隙。
在联村联户过程中,该街道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从班子成员到一般干部都积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谈心交流、排忧解难,通过张贴“干部联户公示卡”、发放“联系服务卡”、设立“村情民意意见箱”、记好“民情记录簿”、召开干部群众座谈会、到群众家中走访等形式,建立“民生晴雨表”工作台账,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为群众送政策、送技术、送项目、送服务,解决实际困难,与群众打成一片。
为拓宽为民服务渠道,他们还在联村联户基础上建立起便民利民服务体系,在街道建立群众工作室,依托为民服务中心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在四个城市“网格化”社区、四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以及所有村(社区)建立群众工作站,为群众提供咨询、调处矛盾、解决纠纷等多项服务,形成三级联动、分级负责、便捷有效的为民服务网络,有效破解了群众办事难问题。南闫村村民闫庆学一直在外打工,今年回村后打算办农家乐,搞乡村旅游,但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办手续,通过到村里的群众工作站反映问题,联村干部上门为他解答,并帮着他跑手续,闫庆学高兴地说:“多亏了俺们的联村干部,这下可帮了我的大忙。”
为了确保服务群众不走过场,使之有形式更有内容,王府街道专门制定了联村联户干部管理考核办法,建立起工作调研、民情报送、为民办实事、观摩交流、实绩汇报5项制度,采取干部自评、互评、跟踪评议、发放测评表民主测评等办法,对联村联户干部为所联村户办实事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同时,他们还设立联村联户“干部荣辱榜”,以督查通报的形式定期在全街道进行印发,考评结果与评先树优、干部年度考核、干部提拔使用紧密结合,推动联村联户工作积极开展。
“以前,机关干部下基层的机会少,和群众的联系少了、感情淡了,现在,通过机关干部联村联户,真正把互动沟通的过程变成了为民服务的过程,进一步拉近了干群距离,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王府街道党工委书记汤振国如是说。截至目前,该街道联村联户干部已累计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70多件,帮群众解决各类难题150多个,参与协调矛盾纠纷30余起,让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陈自玉 李志慧)

风吹干了寂寞 发表于 2011-8-16 17:51:17

真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中永远装着老百姓”——王府街道“456”工作模式谱写干群鱼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