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小记者 发表于 2013-10-29 14:22:11

青州改造老旧小区,要做到居民心坎上

目前,青州市城区已有17处老旧住宅区的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完成。其中包括,海岱小区、瓜市社区背街小巷、夏钦园社区背街小巷等17处老旧住宅小区。其改造内容包括:社区内街巷道路硬化改造;绿化;道路维修;排水管网维修;安装路灯、太阳能灯;粉刷墙壁;铺水泥地面砖等基础设施改造。(详见本报今日03版)
  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既是一项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也是一项幸福工程。可以说,老旧小区改造后,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更美了,生活质量提高了,安全更有保障了,幸福感明显增强了。然而必须看到,一些老旧小区的改造出现了一些问题,不仅让居民不满意,而且让居民很“受伤”。
  在一些老旧小区改造中,施工方过分关注工程本身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老百姓的诉求。他们关注的是这个改造工程有无利可图,有无钱可赚,而不是倾听百姓的诉求和心声。比如,在一些小区的提升改造中,供暖管道明明是走地下更科学合理,更容易保温,使用寿命也更长,百姓也是这么要求的,也多次找开发商协商,但施工方就是非要走地上,还美其名曰“走地上易于维护和保养”。其实,我们只要稍微动点脑子就能明白其中的“奥秘”:这样做能省不少事,也能少花很多钱。这对于小区的居民而言,小区提升改造花了不少钱却依旧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他们依旧“闹心”。如此“改造”,只是花钱赚吆喝,老百姓不会满意。因此,老旧小区改造,仅仅是舍得“砸钱”还远远不够。
  在数学上有个“木桶原理”,一只木桶的容量不是由它最长的那块板决定,而是由其最短的那块板决定。其实,老旧小区的提升改造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老旧小区的提升改造中,老百姓关注的不是小区的墙壁粉刷的多么白,小区的绿化多么美,而是看影响他们生活或居住的难题有没有解决。试想,如果一个老旧小区在进行提升改造工程,只去做了些粉刷墙壁的“面子”工程,而没有解决实质性的难题,或没有把百姓最渴望解决的难题办好。那么,这样的改造提升就是木桶的“短板”,老百姓心里不会认同,也不会满意。
  老旧小区的提升改造,固然需要从城市的整体视角出发,但假如当作一种自上而下的任务分派,却难免失之偏颇。事实上,老旧小区哪里最让人无法忍受,哪些问题最亟需解决,什么地方最该旧貌换新颜,其实只有老百姓才最为感同身受。因此,只有多听听百姓的心声,更多的问计于那些住在老旧小区的住户,老旧小区改造才能真正具备实实在在的民意基础,也才能真真切切地转化为有意义、有价值的城市财富,并真正意义上提升整个城市的档次和市民的生活。
  民生无小事,事事皆民生。老旧小区提升改造不仅要注重工程质量,更要注重工程的管理。可以说,提高老旧住宅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三分在建设,七分在管理。相关职能部门还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在抓好老旧住宅小区整治改造的同时,根据整治改造后老旧住宅小区的实际情况,多倾听居民意见,采取现代化的小区管理模式,让老旧小区改造成果能够长期保持,让老百姓真正满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州改造老旧小区,要做到居民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