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街道表里同步推进乡村文明
(通讯员 荣亮 海萍 张栋 报道)今年以来,王府街道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为契机,将美丽乡村行动与“四德工程”建设相结合,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示范带动,美化了乡村环境的“面子”,充实了“四德”建设的“里子”,表里同步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告别垃圾围村 建设美丽家园
集中清理“三大堆”,告别垃圾围村,今年年初,一场全域化环境综合整治全民行动在王府辖区乡村拉开了序幕。为充分调动各村开展集中清理的积极性,街道在充分发动广大党员干部的基础上,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的村给予1-1.5万元的奖励,并将开展情况与村级道路等民生项目结合起来。
杜绝一阵风、易反弹的弊端,必须要建立起城乡环卫一体化的长效机制。为此,街道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环卫公司,并在前期投资200万元建成的垃圾压缩中心基础上,又投资200余万元购置了9辆垃圾清运车、2辆装载车、2辆道路清扫车,并按照每20户一个垃圾箱的标准设置垃圾箱750余个,在主干道路沿线设置垃圾池150余处。同时,还每月拿出20余万元用于环卫公司人员工资、车辆燃修、办公费用等,保障了环卫一体工作的顺利开展。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提高环卫工作责任心,街道对聘请的环卫工人实行“双重管理”,由环卫公司与各村定期对环卫工人出勤和保洁情况进行考核,并与保洁员待遇挂钩,切实提高了保洁员工作责任心。同时,该街道专门成立了环卫执法队伍,对环卫公司的保洁情况进行督查,将督查情况与环卫经费挂钩,通过一系列的考核措施,为辖区环境卫生整洁打下了基础。
建起“文化墙” 传播新风尚
“以前跟邻居常为了一点儿小事吵吵,现在别说吵架了,要是邻居有困难不帮一把,大家都会笑话你。”7月28日,该街道郑家村村民郑秋伟正帮邻居杨大爷清除垃圾。如今,村内邻里友爱互助的淳朴民风日益浓厚。 村村都有“会说话的墙”,这是王府街道辖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据了解该街道主动与高等院校联系,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动手实践机会,以“四德工程、以孝治村、生态环保、美丽乡村、文明新风”等为内容,在村庄、路域手绘“墙体画”,通过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画面,潜移默化地感染农村群众,让老百姓个个“翘拇指”,人人受教育。
“以前墙上贴满了广告,现在这么一‘打扮’,整个村子有了新气象。”郑家村支部书记郑广晶指着“文化墙”上的“新二十四孝图”说。
身边人登上“四德榜”。今年以来,该街道扎实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到目前,全街道102个村(社区)都建设了善行义举“四德榜”,覆盖率达100%。各村(社区)也纷纷通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幸福家庭”等评选活动,用先进典型感染带动周边群众,截止目前,四德榜上榜人数已达1500余人。
实施文化工程 丰富群众生活
文化广场上,音乐阵阵、舞姿翩翩;农家书屋里,聚集不少前来“充电”的村民……来到王府街道,一幅幅精彩的农村生活画面映入眼帘。据了解,近年来,王府街道在积极开展乡村文明建设的同时,把文化作建设为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加大文化惠民工程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力打造农村文化阵地,为农民娱乐、学习提供场所。
“现在我们村里成立了好几支秧歌队,村里也很支持,群众更是乐于参加。”西石家村支部书记石成友对我们说道,“去年,我们出资6000余元购置了锣鼓,并统一购买了服装,全村现在有70余人的文艺队伍,成立老年队、锣鼓队、秧歌队等等,并在全市的比赛中取得了很好的名次。”
自去年以来,该街道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多方筹备资金,在辖区多数村庄建设了文化广场和文化大院,并联系体育局配备了健身器材,为辖区群众开展文艺活动、锻炼身体提供了方便。不仅如此,该街道还扎实做好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在前期购置图书、设立远程教育电脑的基础上,今年又配备了书架、书籍等,对现有书籍进行了更新,确保群众足不出村就能学到先进的种养殖技术 王府街道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为契机,将美丽乡村行动与“四德工程”建设相结合,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示范带动,美化了乡村环境的“面子”,充实了“四德”建设的“里子”,表里同步推进乡村文明行动。挺好的啊。。。支持 支持青州在不断地变化中 只想路先好走点、、、、
回 枫景苑 的帖子
枫景苑: 只想路先好走点、、、、 (2014-07-29 16:26) images/back.gif我晕 我觉着应该把王府商城给修建下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