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大云寺》青州历史大以来小寺院200余所
云门山位于青州城南二公里,自古就是青州第一名山。平原拔笏,松荫覆足的云门山,海拔421米,虽不算高,但危岩耸立,荆棘倒挂,峭拔险峻间,自有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千仞之势。主峰大云顶,有洞如门,高阔过丈,南北相通,远望如明镜高悬,夏秋时节,云雾缭绕,穿洞而过,如滚滚波涛,将山顶的楼阁庙宇托举其上,若隐若现,宛若仙境,自古便有“云门仙境”之说。
在山的后面也就是山阳面,崖壁上的“云门山大云寺”题刻格外醒目,但对于“云门山大云寺”的存在却很少有人知晓,那么“云门山大云寺”是何年建成,毁于何年,又有怎样的历史变迁呢?。
青州,古九州之一,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她位于山东中部。青州作为中国东部的政治、文化中心,曾有过怎样的佛缘与佛事?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她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两汉时期,自西向东传入我国,到南北朝时期得到迅猛发展。佛教在汉化传播过程中,由于受到不同传播路线、传播人物和本地艺术的影响,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佛教文化区域:即,以山西云岗石窟为中心的早期佛教文化区域;以敦煌为中心的西北佛教文化区域;以河南龙门为中心的中原佛教文化区域;以邯郸为中心的北方佛教文化区域;以南京为中心的南方佛教文化区域和以青州为中心的东方佛教文化区域。在佛教鼎盛的南北朝时期,青州地区僧众多达数万,大小寺院200余所,七级寺、弥陀寺、广福寺、龙兴寺、大云寺等知名寺院相继建立。直到今天,仍有遗迹可循的就达数十座,而从这些寺院遗址相继出土的精美的佛教造像,也在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青州佛教文化曾有过的辉煌历史和曲折发展历程。
1996年在青州出土了埋藏有北魏、东魏、北齐至隋,唐、北宋时期佛教造像400余尊。这些佛教造像窖藏是迄今中国发现的、数量最多的窖藏佛教造像群。为研究中国佛教美术史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的实物资料。它代表了自北魏至宋元时期中国佛教艺术的杰出成就,为研究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及雕塑、绘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珍贵资料 青州云门山以它美丽、俊俏的身姿和特殊的地理环境令世人瞩目,早在隋、唐、宋时期就深受佛、道两家的青睐。山上有隋、唐石窟造像五,石佛二百七十二尊。当时,是佛门弟子的修行胜地。据《新唐书》记载,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七月,法明和尚编撰了一部《大云经》献给武则天,称武则天为西天弥勒佛下凡,应该取代唐朝做天下主,权欲熏心的武则天当然十分赏识,她当即下令将《大云经》颁布天下,并吩咐在两京长安、洛阳及诸州各建大云寺一座。据《益都图志》记载“大云寺《旧志》云,旧在云门山后。明景泰间,徙建山南麓。今圮”。由此可见,大云寺建于武则天时期,旧在云门山后,即云门山南与劈山以北之间。
这里就是大云寺遗址,它南临劈山,北望云门山,地处深山之中,是最佳的佛门清静之地。然而,千年之后这里早已成为了村民们的果园。那么,古时的大云寺规模多大呢?现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神秘的传说:在明“景泰”之前,也就是1449年以前“正统”年间,有九十九个和尚在大云寺里修行劳作,但是,每到吃饭时就成了一百个,那么,为什么多出了一个和尚,多出的一个和尚究竟是何方神圣?这时,有人建议干活时给九十九个和尚发一个吃饭的票据,寺里还有一口井,并在井周围下上刀子。待到吃饭的时候,那个没有票据的和尚随即化成一条大蛇奔井而去,瞬时井水变成了红色。原来,多出的那个和尚是一条千年蛇精,它看到大云寺环境优雅,香火旺盛,想在此修行得道。之后,也就给大云寺带来了灭顶之灾。传说在警示人们,出家人应慈悲为怀,普度众生。
眼前果园成堆的碎石、瓦砾和石器具在默默地向我们传递着他昔日的辉煌,寺内香火袅袅,梵音缭绕,晨钟暮鼓声在山谷中回荡。
大云寺被毁之后,明“景泰”年间又将其建在了云门山南侧,云门洞口附近,之后,随着朝代的更迭,时代的变迁,大云寺再次被毁,在山南侧的崖壁上留下了无数佛龛、和尚圆寂后火化的石窟以及云门山大云寺题刻……。“云门山大云寺”并没有消失,它永存于佛国之中。 然后???!!! 阿弥陀佛
回 瓜哥 的帖子
瓜哥:然后???!!!(2014-08-22 05:38) images/back.gif
聪明居然被你识破以后再议 青州佛文化还挺深厚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