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供销社”,并不协调的“老少配”?
一个是曾经长期占据农村零售业“垄断地位”的供销社,一个是近年来快速崛起的电子商务。当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前者与充满蓬勃朝气的后者相遇,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日前小编发现,这一看似并不协调的“老少配”,却在潍坊安丘产生了令人惊喜的多重效应,不仅让供销系统重焕生机,而且激活了农村电子商务,探索出了一条农产品生产销售的新路子。如何让待字闺中、物美价廉的优质农产品搭上通向市场的快车,电子商务起到了“敲门砖”的作用。小编在安丘市源家美特色产品电子商务体验中心看到,货架上摆放的都是市面上少见的“稀罕物”,比如黑大蒜、牛蒡茶、大樱桃等。工作人员告诉小编,这个店最大的特点就是给市民带来时尚便捷的O2O购物体验。消费者在线上获得信息,然后到线下亲身体验,最后回到线上完成交易。而昌乐金鹏农产品商务信息有限公司建设的金鹏商城电子商务平台,有效解决了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好酒也怕巷子深的难题。平台上不仅汇聚了昌乐当地隋姑山鸡蛋、庵上湖西瓜、兆泉红薯粉条等地地道道的本地特产,还有全国各地的干果、杂粮等,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一站式体验各地美食。
据了解,市供销社作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之一,充分利用独具特色、覆盖城乡的组织服务体系,积极打造“网上供销”,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有力促进了现代化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目前已搭建起“源家美”、“金鹏商城”等电子商务平台,另外正积极对接“中国食品谷国际电商平台”建设。
细细的网线将电商、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农户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从田间地头到电商平台的生产销售新模式。我市构建起的电子商务新业态,线上负责宣传、推介、销售,线下负责生产、物流、包装、配送。产与销频繁的直接对话,促使受益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品牌意识陡然增强,农特产品生产在市场作用下不断向规范化、集约化转型。
安丘市茂源果蔬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由安丘市供销社联合14个基层社成立的。通过“抱团取暖”的形式,形成产、供、销、运、加工强强联合,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目前注册了“城顶山”、“沂雪香”等农产品商标,获得了大姜、大葱、黄瓜等16个品种有机认证。年加工销售各类蔬菜2.2亿元,帮助农民增加收入4800万元。截至4月底,全市领办农民合作社达到1102家,组建专业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119个,乡镇级区域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79个,县级区域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5个,形成了独具特色、覆盖城乡的组织服务体系,初步具备了发展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良好基础。
“互联网+供销社”,乍看就像是一对很不合适的“老少配”,但当我们抛开电子商务那层看似“高大上”的面纱,还原电商本质以后就会发现,其实电子商务就是一项服务于传统商贸流通业、工业、农业等行业的技术手段。我们推崇电商,我们发展电商,并不是为了用电商取代传统产业,施行“互联网+”的核心思想,是想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服务传统产业,改善传统产业,帮助传统产业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生活,借助电子商务解决供需对接、供需平衡、供需信任的问题。
素材来源:潍坊晚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