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夏天回家喝罐冰饮,居然中暑住院?
高温天里回到家,很多人下意识会去拉开冰箱的门,拿出一罐冰饮料,“咕嘟咕嘟”一口气灌下,自以为解了暑气。然而,前天就有三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因为喝了冰啤酒和冰可乐,将自己送进了医院急诊科。接诊医生王奇一看,小伙长得人高马大,身材很魁梧,但是一个个无精打采,经过检查,确诊为中暑。“白天很热,干活时出了好多汗,下班回到宿舍我们立马喝了冰啤酒、冰可乐,感觉凉爽了好多,怎么还会中暑呢?”其中一个小伙很不解,他们是城北一家安装保安门窗公司的员工。
王奇解释,因为白天在烈日下工作已经是人体脱水状态,再加上冰饮料的刺激,体内温度骤降,暑热积聚体内某些部位无法散发,使得中暑的几率加倍。
“有些人觉得喝冰饮料就能解渴,这是严重错误的。”王奇说,冰饮料中水分子大部分处于聚合状态,分子团大,不容易渗入细胞,而热饮料单分子多,能迅速渗入细胞,纠正细胞缺水的状态。因此,冰水或冰饮料的解渴效果反而不如热茶。而且,冰饮料虽然会带来暂时的舒适感,但大量饮用会导致汗毛孔宣泄不畅,机体散热困难,余热蓄积,极易引发中暑。
冰饮料、冰水、冷饮等的温度一般要比胃内温度低20℃~30℃,大量冷饮进入体内,很容易刺激胃肠道,引起血管收缩、黏膜缺血,从而减弱胃肠消化功能和杀菌力,造成痉挛性疼痛,甚至导致腹痛、腹泻。
对于老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来说,喝冰水、冰饮料还可能引起脑血管的痉挛,从而引发心绞痛等,因此,老人一定不能喝冰水。
此外,夏天运动的人也不宜喝冰饮料,因为锻炼时体内血液大多集中在体表,消化系统暂时处于贫血状态,冰冻饮料喝下后将对贫血的胃肠产生强烈刺激,使血管收缩而加重贫血。
专家建议,冰镇饮料不宜超过400毫升,即一瓶可乐的容量,冰淇淋不宜超过一个,即使超过,两次吃的间隔也至少在2小时以上。需要提醒的是,老人、小孩、孕妇、经期女性最好少吃冷饮,这是因为他们的消化系统功能相对弱一些,特别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坚决不要吃冷饮。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最好也不要吃过凉的食物。
相比各种各样的饮料和冰淇淋,凉白开是解暑的最佳饮品。
劳动和运动大量出汗后,应适当补充些淡盐(糖)水,因为大量出汗后使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医生建议“就着榨菜喝白开水”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因血容量减少而发生头昏、胸闷等低血压的表现,肢体和腹壁肌肉痉挛的现象也可以减少。 好吓人 小心小心 不可大意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