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论坛

  • 0536-3291910
  • 举报邮箱:9626482@qq.com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640|回复: 1

[爱在青州] 青州:一座满城的百年记忆

[复制链接]
     

4185

主题

928

回帖

1万

积分

副师长

积分
16504

终身成就奖最爱沙发特殊贡献奖社区居民原创达人社区劳模忠实会员

发表于 2014-5-30 17: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几位满族老人在冬日午后的阳光里,拿着小马扎儿,提着鸟儿笼,陆续来到这座老房子前唠嗑。靠近他们便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老人们操着一口北京话。言语间多带儿话音,比如“看花儿”“贪玩儿”,仿佛这里并非山东腹地,而是老北京的皇城根儿下。这就是独具特色的“北

      城话”。在他们独特的“北城话”里,蕴藏着青州满城一个世纪的秘密。

      100年前,青州市北城社区这里曾是清朝八旗驻防城。如今的北城社区,除了主干道驼山路上的一座老宅院外,已很难找到当年满城的踪迹。这座当地唯一残存下来的满洲兵驻防城的官宅,如同一位苍老而衰微的老人,颤颤巍巍地站在新建小区“旗城家园”的面前,院前矗立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仿佛老人的一根拐杖,抵挡着开发商最后的推土机。

      这是满族老人颜士会的老宅,目前只剩三间,砖木结构,四梁八柱。内厅两门上雕有龙和牡丹的图案,青州市北城社区退休教师唐玉民对满族文化颇有研究,他说这叫“天龙地母”,表明这个家族在清代的地位相当高。当地人传说,颜家是金国建立者完颜阿骨打的后裔。由于家谱在“文革”中被毁,每每听到此类议论,颜士会老人对于曾经的荣耀与富贵总是沉默不语。

      “城外城”

      年届八旬的那端奎是颜家院前的常客。不仅因为他和颜家是儿女亲家,更重要的是,他的祖上在青州满族中地位比较高,他说:“我们家是正经的官宦人家。”定鼎中原之后,“以神武定天下”的满族,高度重视军事力量。经百余年经营,清廷在边疆、海防和内省各要害地方建立起一套完整而细密的八旗驻防体系,山东青州的驻防八旗即是其中之一。

      雍正七年(1729),经河南山东总督田文镜力奏,雍正皇帝钦定,在青州修建八旗驻防城。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刘小萌说,八旗驻防,规格最高就是将军。全国97处八旗驻防,只有10处设将军,青州是其中之一。

      经过几年紧张施工,雍正十年(1732)九月二十日,青州满城竣工。清末民初邱琮玉的《青社琐记》中记载说,落成之日,雍正皇帝钦定四门,城墙高一丈二尺五寸,城周为六里二分二厘,城内建筑按八旗布局。按编制设官署58所,兵房2016所,此外还有匠艺房、官学堂、演武厅、庙宇等,共计4899间,总面积7466640平方米,是一个配备齐全、有独立作战能力的军事驻防城。

      清廷早期设立的八旗驻防,多于旧城内圈出。而青州驻防军队集中居住的满城,是在青州府以北5华里处另建新城。由于青州满城建在青州城以北,人们习惯称满城为北城,青州城为南城。

      雍正十年(1732)九月初二的京城,金风送暑,军旗飞扬。这一天,2000名满洲兵丁以及他们的眷属共计15000人,在青州将军鄂弥达带领下,自京师启程,分作四队,浩浩荡荡前赴青州。那端奎的祖先,一位名叫叶赫那拉广泰的军人,正是在那一年从北京被派往青州,官居正白旗协领。

      那端奎铺展开家谱说,他们家在北京属正白旗,叶赫那拉广泰已是入关后的第四辈。当时朝廷规定,青州驻防遇有官兵亡故,尸体运回北京,家属归回北京八旗。老病致仕以及退甲(即退役)的也要回北京。不过到了乾隆二十一年(1756),皇上批准各省驻防官兵购置坟地,病故后在当地埋葬,其家属也停止送京。从此,青州驻防官兵成为青州当地常住居民。

      那端奎说,他们叶赫那拉氏在青州代代繁衍,至今已传至第十三代。

      革命来了

      辛亥革命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热烈响应,但对于满人来说,却是别有一番滋味。清末已经生计日艰的青州满人,面对这场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选择了无奈而平静地接受。

      宣统三年(1912)2月12日,隆裕太后以一纸退位诏书宣告满人建立的大清朝退出历史舞台。此时的青州将军文瑞恰巧被调往西安,于是,副督统吴延年(1872-1932)被推到了青州历史的最前台。

      吴延年,青州满族正红旗人。光绪三年(1907)任协领,宣统二年(1910年)升至副督统。青州市文化馆研究员李凤琪说,吴延年这个人善于交际,处事圆滑,有文化,思想也比较开明。当年,正是这位“处事圆滑、思想开明”的副督统,率青州八旗兵民接受了诏书,表示拥护共和,官守其职,民安其分。

      今天回想起来,青州满人是非常幸运的。他们在这场剧烈的社会动荡中,没有遭遇血雨腥风。

      “青州满人能逃过此劫,主要是因为自雍正皇帝建青州满城以来,当地的满汉关系始终是比较融洽的。”从小就听老辈儿讲故事的唐玉民说。

      在今天的青州北城社区居委会大门前,矗立着一对两人多高的石狮子。唐玉民说,这是照原来青州将军府门前的狮子仿制的,目前狮子的真身在青岛湛山寺门前。这对狮子是平齿。狮子是食肉动物,应该是尖齿,这对狮子为何是平齿呢?原来,雍正皇帝想借此表达不鱼肉乡里的意思。这个故事并无典籍可考,是青州百姓口口相传下来的,从中不难体察出青州满汉关系之一斑。

      尽管青州满汉关系比较融洽,但面对如此剧烈的社会变革,相当一部分满人还是选择了改姓。辛亥之后,很多满族人不愿继承祖姓,也不沿用原姓。因而在青州,父子不同姓,兄弟不同姓的很多。有的做工时顶替汉人的名字,就改用了汉姓。唐玉民说,青州北城有个小名叫“石头”的满人,辛亥之后便改姓了“石”。曾经目睹辛亥革命的少年瞿秋白,用了八个字概括当时的社会变化:“皇帝倒了,辫子割了”。那端奎听老辈儿念叨最多的,也是这两件事。

      满城的败落

      辛亥革命后,清廷虽然垮台了,但青州的驻防八旗仍然存在,而且编制未动,只是变成了地方武装。从民国二年(1913)开始,粮饷大大缩减。北城曾派代表赴省上访,要求按照民国承诺的优待条件,解决八旗兵民的生计问题。当时青州地方官为了维持地方治安,也愿保留这支军队,于是报请省里批准,在地方赋税附加款内,拨给一定数额补助费,维持八旗兵民的生活。

      1929年旗兵团解体,致使青州八旗兵民生活发生彻底改变。

      在此之前,由于旗兵团的存在,北城仍保留着八旗组织和相应的制度。吴延年既是旗兵团团长,又是八旗副督统。在吴的统领下,军队一团三营,仍有4员协领、16员佐领。原八旗军队的其他军事官员,比如防御、骁骑校等,随着军制的转变,改称连长、排长了。

      吴延年一出走,土匪占领北城,协领、佐领多数随即出走,八旗行政组织也随之解体。此后,北城满族大量外流,主要去了青岛、济南和天津。

      李凤琪出生于旗兵团解体前一年。他说,6岁时第一次坐火车随母亲去青岛探亲。母亲姊妹6人,除母亲一人外,其他5个都在青岛做工。

      李凤琪说,1929年旗兵团和八旗组织解体后,在青岛四方机车车辆厂任副厂长的唐良恩,曾派专列来青州,接大批族胞去青岛打工,不论男女,分别安排在四方机车车辆厂和沧口的“钟渊”“大康”等纱厂,其中沧口纱厂最多,约千人左右,素有“小北城”之称。李凤琪的5个姨妈都是乘坐唐良恩包的专列去的青岛。

      “那段时间北城满族妇女外出打工的特别多。满族妇女不裹脚,很多工厂招工都点名要满族女工。”李凤琪说,他印象最深的是,母亲姊妹几个凑在一块,一说就是一夜,一边说一边哭。

      旗兵团和八旗组织解体,俸饷全部停发,别无出路的青州北城满族只有“逃”和“卖”两条出路。“逃”就是逃往外地,另谋职业。“卖”就是卖官产,卖家产,有什么卖什么。

      北城最初拆卖的公共建筑是将军府的两座辕门。因为辕门是木架结构,好拆好卖。当时,南城有个公产局,掌管全县的公共房产。旗兵团解体后,北城出现无政府状态,公产局派人来看了将军府和各衙门的官房。此后北城便有人煽动说,南城要来拆大人府(即将军府),与其让他们拆走,还不如咱们自己拆了呢。于是,有些人便拆了将军府东西辕门的木料。南城公产局得知后,也派人来拆,把拆下的木料全部用车运走了。

      此后,有的人胆子越来越大,拆完辕门又拆将军府和无人办公的衙门。一些满人外逃时,将自己的住宅托邻人代管,时间一久,也常常被拆卖。也有些人流浪在外,生活困难,不得已回来拆卖自己的官房暂时糊口。据说,当时青州火车站附近曾出现了一个北城人卖砖瓦木料的破烂市。

      1990年代以来,旧城改造席卷整个中国,古迹已经残存不多的青州满城也未能幸免。如今,颜家老宅是青州唯一保存下来的满洲兵驻防城的官宅,目前已成高楼中的盆地,人去屋空。但对当地满族老人来说,这座老房子承载着他们的魂儿,意味着踏实、温暖和舒坦,也意味着尊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5

主题

1万

回帖

18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84208

终身成就奖最爱沙发特殊贡献奖忠实会员新人进步奖优秀斑竹奖常驻居民奖社区劳模原创先锋奖宣传大使奖积极分子勋章VIP会员社区居民金点子奖灌水天才奖社区明星

发表于 2014-5-30 20: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天在宋城有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八角鼓表演
腹有诗书气自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