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论坛

  • 0536-3291910
  • 举报邮箱:9626482@qq.com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453|回复: 0

[楼市杂谈] 中国楼市发展大方向已明确 房价大降已无悬念

[复制链接]

117

主题

533

回帖

1995

积分

三级士官

爱好乒乓球,有喜欢的联系我,一

积分
1995

VIP会员社区居民

QQ
发表于 2010-10-11 19: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央的意见透过中央媒体发布是个惯例,这点中外有别。


所以像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的言论任何人都不能小视,这其实就是中国政策走向的方向标。

  417调控新政之前,也是新华社连续发布了十多篇的评论员文章和记者调查,最近楼市回暖,新华社携手人民日报连篇累牍地对调控政策目标进行阐述,对当前的楼市现状进行批判,并且罕见地明确提出了要把房价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的主张。
  看来中央真的是要动真格的了,有的开发商已经开始做应对准备,广大的中低收入购房者应该保持清醒认识。
  从楼市所谓“金九”开始前一天,新华社就发文分析开发商敢于在严厉调控下“逆市涨价”的行为,提出要铲除“土地财政”这个房价背后的“根”。接下来特别是在“金九”头两周楼市确实显现出量价齐升态势的时候,新华社密集发文强硬否认楼市“回暖”,同时严厉指责“楼市调控会影响经济增长”的论调别有用心,这样罕见的密集发文和强硬语气意味深长。
  8月30日“必须打击开发商逆市操作。”9月10日“政策不会容忍房价报复性上涨。”9月13日“警惕负利率格局助长房价猛涨。”9月14日“房地产市场还谈不上回暖。”9月15日“弄清空置房根本不是什么难题。”9月15日“房价回调是百姓期望,也是控制风险的需要。”9月17日“调控应该态度更鲜明、立场更坚定。” 2010年09月17日,新华社发文“楼市调控关键期决策态度应更鲜明 。”
  新华时评称,在新一轮楼市调控关键时期,有关决策部门应该态度更鲜明些,立场更坚定些。
  文章指出,近年来一些城市房价一路飞涨,民众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越来越难实现,房屋越来越偏离其居住的本质属性,成为少数人谋取暴利的工具。要实现百姓“住有所居”的社会目标,必须对房地产市场的非正常现象进行校正,使房屋向其本质属性回归。而校正的关键是,通过重点打击投机行为,将房价调整到合理水平。
  最近《人民日报》已接连发布多篇文章,8月17日“别让楼市调控成了'百日维新’”、8月20日“房产税呼之欲出下半年或出新政”、8月30日“别再夸大楼市刚性需求”、8月31日“房价合理回落是大势所趋”、9月9日“保民生就要坚持调楼市”、9月15日“楼市调控已到关键时期不可动摇”。9月19日人民日报文章“关键时期楼市调控不可动摇。”再次预警,新的调控政策随时有可能出台。人民日报认为,二轮调控箭在弦上。
  在大多数媒体还没有对最新一轮调控效果进行质疑的时候,人民日报率先用一篇《别让楼市调控成了百日维新》拉开了“调控必须继续深入”的宣传序幕。接下来短短一个月,人民日报接连6次发出政策调控预警,“二轮调控”似乎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是新华社率先提出房价应该“合理回落”,但在楼市博弈一片混沌,开发商和买房人都无法判断房价走势的情况下,是人民日报第一个提出了“房价合理回落是大势所趋”的提法。
  那么,情况是否真如中央媒体所“暗示”的那样呢?
  一些开发商乐观地认为,房地产业还是支柱产业,为了经济的增长,也许政府不会轻易启动新一轮宏观调控。对此,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指出,楼市调控并不影响保8目标,政府并无后顾之忧,开发商不可心存侥幸。
  从最近中央媒体的文章中,还能看出中央楼市调控大方向的改变,“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这样的目标不再提了,而是更强调住房的民生本性,以为房地产带动经济发展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中央似乎发现了这么多年被楼市忽悠的感觉。
  在强调调控时,更加强调不仅调控房价,还要让住房的使用功能体现得更充分,让房地产市场回归本来面貌。更多人能买得起房,不仅能解决住房问题,也让多数人共享经济发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成果。因此,本轮房地产调控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应当坚持不动摇。
  这就是楼市今后发展的大方向,这样看来个别楼盘,甚至个别地方的回暖似乎显得可笑了。
本人爱好乒乓球,有喜欢的联系我,求贵人指点  QQ 736309572 小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