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论坛

  • 0536-3291910
  • 举报邮箱:9626482@qq.com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5192|回复: 14

(原创)鞠姓的起源分衍与迁徙

[复制链接]

3

主题

10

回帖

2102

积分

列兵

积分
2102
发表于 2008-7-15 22: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鞠姓的起源分衍与迁徙 作者  居庸关
   
       引言:
       退休在家,闲来无事,顿生寻根溯源之奇想。于是开始博览群书,广泛的搜集资料,通过整理、提炼、对比、甄别、遂草拟成篇最后定名为《鞠姓的起源分衍与迁徙》。
       胶东是我的祖居之地,在祖居之地的网站上贴出这篇寻根文章可能更具现实意义和归属感。
       本文对鞠姓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论证,大致确定了祖源、枝派和迁徙脉络,浏览此文对鞠姓族人寻根、广大网友阅读历史会有所帮助。今后将根据得到的资料继续对本文进行增补充实,使之更加完善,更加接近于真实。
       因字数限制,本文将分段贴出,欢迎浏览。
   
   
    (一)鞠陶命姓

       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五世孙后稷名“弃”,传说是帝喾的元妃姜嫄“踏巨人足迹,而身动如孕”(《史记》)所生。弃在幼年时就有成人的志向,玩的时候好拿种植五谷杂粮作游戏。长大成人后对什么样的地种什么庄稼,怎样种才能长得好非常有研究,老百姓都愿意向他学习。帝尧听到后,把他请来封为管理农田耕种的官叫“农师”。由于弃管理有方,老百姓跟他学种地连年增产,功劳很大,帝尧就把邰地(今陕西武功一带)赏赐给他作封地,封号为后稷,姬姓。

       弃去逝后,这种农师的职务一直承袭了10余代,其中有叫檠玺和叔望的,当传到不窋时,夏朝的“帝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史记》)失国,诸侯互相侵扰。不窋辞去职务带着族人逃避到了西北戎狄住的地方,古时候叫北豳,也称北荒(甘肃庆阳,现已改为“庆城”)。不窋到北豳时,他的儿子鞠陶已经长大成人,关于他名字的来源有这样一段传说:据说鞠陶出生时右手的掌纹很象古代篆文的“鞠”字,于是取名叫鞠。到北豳后,由于当时周人的居住条件很差,大都采用穴居,于是周人的首领不窋封鞠为专门负责挖陶窑的官职,他带领周人一边挖窑烧陶器,一边挖窑用于住人,一段时间后,周人都叫他鞠陶(鞠,盈多也;陶,窑也)。

       不窋去逝后,鞠陶作了周人的首领,他是周先祖奔北豳后的第二代首领,也是周人在北豳的真正开拓者。据史志记载,后世周人都尊称他为“周老王”,现庆阳城西60里有周老王陵,一直保存至今,明、清时还作过修缮。鞠陶在北豳时为周的发展做了很大贡献:一是开拓疆土。他派儿子公刘(刘者,兵器也;公者,尊长也)专门负责安全保卫工作。那时,兵器平时都由专人保管,遇到打仗时每人发一件,这便是军队的雏形。公刘,这个带有军事首领色彩的职务名称就变成了人名。据《丰镐考信录》记载:“盖自不窋窜戎以后,地非安乐,事多草创,历三世至公刘有令德”。那时,面对外部威胁和内部叛乱是打是和万事都得从头做起,鞠陶为此做了大量工作,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二是发展农牧业生产。北豳原来是少数民族集居地,北临朔方,当地人以游牧为主。周人刚迁来时,遍地杂草重生,狼豺出没,非常荒凉。不窋和鞠陶将中原先进的农耕文化运用到北豳,种植、养殖、狩猎同时并举,椐史载:“好稼樯务本业,有先王遗风,陶复陶穴以为居,于貉为裘以御寒”(《丰镐考信录》),农业和牧业都有很大发展。三是建城镇村庄。定居后,鞠陶带领人们一边生产一边集中修建窑洞,有了剩余产品设集交换,村庄城镇应运而生,周人从此定居下来。当时北豳的政治中心人称“不窋城”,鞠陶当政后对不窋城继续修建,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修了城门,把城的形状修的象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史称“凤凰城”。四是兴修水利。不窋城东西两面各有一条河流到城南汇聚成一条大河(今马莲河)向南流去,在城南横卧一山叫“土龙岭”档住去路,至使不窋城连年水患,鞠陶带领五百土工、五百石匠经数月挖通土龙岭,消除一大水患。他的另一贡献是凿天鹅池洞。不窋城西河叫马岭水(今称环江)水质差,含盐硷高不能饮用,城东河叫白马河(今称柔远河)水质好,城里居民都饮东河水。当遇到水患或敌人围困时就会断水,鞠陶经过勘察在城里向东河挖一斜洞,把东河水引入洞中,并用石砌成台阶,人们顺台阶下洞取水不用出城,体现了鞠陶的聪明才智。据庆阳史志记载,这项工程到宋代才失去作用。
     
       鞠陶的儿子公刘是一位很有作为的人物。他在22岁时将首府迁至南冈(今宁县城西),史称“公刘迁囱”,势力范围已经扩展到今甘肃东部及陕西西南各县。《诗经.大雅.公刘》“乃陟南冈,乃靓于京”讲的应是这段历史。诗中讲道:公刘率领周人身着华丽的服装,手持刀枪,背上干粮,旌旗烈烈,威武戚扬,浩浩荡荡的向南冈进发的雄壮场面。后来公刘的儿子庆节“建国于豳”的“豳”指的应该也是这一带,周人在这里生活至少十五代以上。在这期间上演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历史大戏。西周建国后为了纪念这段历史,把庆阳一带称北豳,把为北豳开发建立不朽功勋的周人先祖不窋、鞠陶、公刘并称为“三王”或“三圣”。一些从事先周史研究的著名学者怀疑不窋、鞠陶、公刘不是祖孙关系,即他们之间可能有断代,因为他们所处的时期与夏末商初同时期在时间上不匹配。同时读过这段历史的人都知到,鞠陶在历史文献上记录的资料很少,《史记》上只记载了短短的一句“不窋卒,子鞠立,鞠卒,子公刘立”。无论是否有断代和史籍上记载的多或少,鞠陶在先周时期作为承上启下的历史人物能够名留青史让后世周人永远纪念,足以证明了他的历史功绩。

       在甘肃庆阳一带有关“鞠老王”的历史传说很多,其中《鞠老王喜得贵子》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故事说到:不窋年岁已高很想要个孙子。阳春三月的一天晚上,人们发现鞠陶住的窑洞烈焰升腾光照山川,大家都以为着火了便来救火,等到近前一看院内一片寂静,正在纳闷时忽然从窑洞内传出小孩的哭声震耳欲聋——公刘降生了!人们欢天喜地,奔走相告,杀猪宰羊前来祝贺。此时鞠陶正在烧窑弄的满脸碳黑,听到喜讯后高兴得二话没说就往家跑,看到这付模样大家都笑他,可他却说:“笑什么,这是喜色”。大家听到后都互相把脸抹黑以示庆贺。后来生孩子脸上抹碳黑成为当地习俗一直延习至今。

       到黄帝的25代孙古公亶父时,周人南渡漆沮二水到达歧山脚下的周原,历经三代到姬昌时将都城迁至丰邑(今陕西长安县一带),这时周人经过了将近一千多年发展已经具备入主中原的条件。当殷纣王淫乱不理朝政,诸侯纷纷离他而去的时候,姬昌的儿子姬发率周国大军经牧野一战一举推翻商王朝,入主中原建立西周王朝,姬发是为周武王,谥父姬昌为文王。由此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辉煌历史。

       从轩辕黄帝到周朝各王都是姬姓,鞠姓从何而来呢?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天下鞠姓一家人,源自鞠陶世代亲!周的先祖在北豳时,正是部落联盟解体的民族大融合时期,随着城帮的建立和个体家庭出现,家庭的代表符号“姓”也逐渐产生。北豳人为了纪念鞠陶的丰功伟业,一部分家庭以鞠为姓,鞠姓由此诞生了。因此甘肃庆阳应是鞠姓起源的根,鞠陶就是鞠姓族人的命姓始祖。在此,必须弄清姓氏探源中的以下两个概念,即“命姓始祖”和“太始祖”。命姓始祖是以一个人本人的名字、爵位、封地、工作等因素而得到姓氏的,则以谁的因素命姓谁就是这个姓氏的命姓始祖,命姓始祖自己的姓氏同所命的姓氏大多都不相同。而太始祖是这个姓氏家族的始祖,是姓这个姓氏的第一个人。

       一些人考证说:战国时期制鞠(皮制,一种踢着玩的球)业有所发展,这些制鞠工匠的后代便以职业为姓。这种说法甚是荒唐,古人信奉天地神灵,好占卜,其实是为了表达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怎么能以踢着玩的东西为姓?
     (未完接下)


                              

文登县志-鞠氏起源篇.

文登县志-鞠氏起源篇.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5 收起 理由
云门揽胜 + 1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2

主题

4505

回帖

5921

积分

副连长

积分
5921

新人进步奖灌水天才奖VIP会员

QQ
发表于 2008-7-16 07: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主题

856

回帖

4002

积分

禁止发言

http://www.qingzhoubbs.cn/?u&

积分
4002

新人进步奖灌水天才奖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8-7-17 08: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个同学叫鞠盈盈,八中的。
http://www.qingzhoubbs.cn/?u=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

回帖

2102

积分

列兵

积分
210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08: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太祖觅踪
   
       鞠陶生活在距今4200年的夏代晚期,那时作为姓氏的“姓”的形成还不成熟,人们往往只知到有氏不知到有姓,当庞大的氏族集团逐渐解体,与此同时为了区分相同氏族中的小家族或个体家庭,代表符号“姓”才逐渐产生壮大,因此文章中提到的“一部分北豳家庭以鞠为姓”并不专指鞠陶的直系后代,而只是把她当成命姓始祖。在这种意义上考证鞠姓起源立姓能够见著于史籍的最起码应该有两个来源:一是春秋时期齐景公年代孔子的学生鞠语;二是战国时期燕易王之子姬昇,我们称她为“太始祖”。

       鞠语,春秋时期人,孔子三千弟子之一。《晏子春秋》外篇第八篇记载:“景公上路寝,闻哭声。曰:吾若闻哭声,何为者也?梁丘据对曰:鲁孔丘之徒鞠语也。明于礼乐,审于服丧,其母死,葬埋甚厚,服丧三年,哭泣甚疾。公曰:岂不可也!而色悦之。”意思是说:齐景公出行到晚上在路旁休息,似乎听到远处有哭泣声,便问:“是谁在哭啊?”随行的人回答说:“是孔子的学生鞠语,他是个孝子,母亲死了他不但给以厚葬,而且还守灵三年天天这样悲痛欲绝的哭泣啊”。齐景公听到后非常赞赏,建议大家都应该这样作。

      《晏子春秋》据传是春秋时期晏婴所著,全书共8卷计215章,是记叙春秋晚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言行的一部书,她记载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770~476年;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书相互印证,可以作为反映春秋后期齐国社会历史风貌的史料。

      《晏子春秋》上记载的鞠语应该是姓鞠名语,而不是专指人名,就象300年以后出现的鞠武一样;应当确信鞠语的“鞠”字在这样一部传世之作上的记载延续不会有误。

       齐景公生活在春秋晚期的公元前547~489年,如果设想齐景公路遇鞠语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500年的话,可以断定在公元前500年以前鞠姓就已经产生或存在,这枝鞠姓的太始祖是谁虽已无从考证,但是她以鞠陶命姓应该得到认定。类似这种情况没有写进史籍的一定还会大有人在。

       鞠武,战国晚期燕国人,燕国太子丹的太傅。鞠武是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史记》上描述他聪明睿智、深谋远虑、忠义诚信、威武刚烈。“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回还!”是描写太子丹为了实现其宏图大志送荆轲上路在易水边上拜别时的悲壮场面,正是鞠武通过田光向太子丹推荐了这位著名的侠士荆轲,其后鞠武也同荆轲所演绎的那场“荆轲刺秦,图穷匕见”的历史故事而享誉华夏。

       依据史料和鞠姓家谱记载,燕易王是西周初年大名鼎鼎的周公的弟弟召公奭的38代裔孙,鞠武是燕易王的儿子姬昇的嫡曾孙。为什么姬昇的嫡传不姓姬而姓鞠呢?原来,历史演绎了这样一段故事:燕易王的正妃是秦惠王的女儿,生子姬哙;姬昇是燕易王的庶妃所出。历史记载燕易王迎娶秦惠王女儿的时间是燕文公二十八年(约公元前332年),第二年燕文公去世,作为太子的燕易王继父登基王位,燕易王在位十二年病逝由姬哙继位。如果上述史籍成立,那么姬哙登基王位时年龄不会很大。再结合江西高安蓝坊鞠姓于清朝康熙戊午年(公元1678年)重修家谱序言中的记载“溯予族受姓之祖,始于燕易王庶妃之子太子昇公,因与嫡妃之子太子哙图位不克,遂奔辽阳别姬氏始姓为鞠,郡号汝南。传四世而生武公,太子丹闻武公忠义方刚,聘归本国授以太傅。自秦讫汉晋唐宋以来代有传人”中出现的两个太子称谓我们是否可以推断,姬昇的母亲原本就是正妃,姬昇也就是当然的太子,然而出于当时“苏秦合纵”所导演的秦燕联盟、远交近攻的政治需要,在燕文公的主持下作太子的燕易王娶了秦惠王的女儿并册立为正妃,同时采取了在当时并不被认可的“废长立幼”的手段剥夺了太子昇的名位而将姬哙强行立为太子,引起了姬昇母子和他所代表的派系集团的不满,当公元前321年燕易王病逝后,燕国宫廷内部发生了争夺王位的内乱。宰相子之早有窥测王位之心,看到姬哙年少幼稚可以利用便从中极力支持姬哙即位,所以太子昇与太子哙争夺王位失败,被迫躲避到燕国辽东郡治所襄平(今辽阳)隐姓埋名,弃姬改鞠为鞠昇。因为姬哙的即位不合礼制而不被当时的齐国等列强认可,所以历史上一直称之为“燕王哙”(注:合法即位的在称呼上一般都不带名讳称“燕某王”,例如后来的太子平也有说叫公子职的就称作“燕昭王”)。可见这场争夺王位的斗争是何等的残酷,否则姬昇不可能放弃王公贵族的身份跑到千里之外的荒僻之地襄平去隐姓埋名。

       鞠昇传四代而生鞠武,鞠武自幼聪明睿智、才华出众,成年后在家族中很有影响力,于是在鞠昇弃姬大约80年后被当时的燕王僖“念及同宗和鞠武的才华特聘归燕国作太子姬丹的太傅”。基于上述分析说明,既然鞠武嫡传于鞠昇,那么鞠昇就是这枝鞠姓的太始祖,所以有些溯源文章记载说“鞠氏起源于鞠武”或“鞠武的后代便以名为姓”的种种说法都是错误的。

       同样出自这枝家谱,在公元1998年十修的序言说:燕有易王生子三。长曰昇,系亚夫人之子;次曰哙,系元夫人之子;幼曰晟,系如夫人之子;易王乃立次子嗣位。燕爵太子昇夺位不克,遂奔于辽东东梁河阳,复以远祖鞠为受姓之始祖而别姬氏,郡号汝南,至今名曰太子河……。这则序言说的更加详细,而且对太子昇避难的地点辽东东梁河阳描述的也比较客观,“东梁河阳”可以理解为东梁河南岸,古代东梁河即今大辽河支流太子河,这里正是战国晚期设置的城市辽东襄平(今辽阳市)。

       这两篇家谱序言对于鞠氏探源都很有价值,首先她确定了在中华鞠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源头来自战国时期燕国太子姬昇;其次她准确的描述了姬昇改鞠的前因后果,这些记述与同时期的历史记载非常吻合,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历史记录的缺憾,对于后世族人研究鞠姓源流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另外,经过研究发现这两篇家谱序言在编纂时并不是照抄原作或者说根本没有原作,而对于起源部分的记述可能只是在家族内部的父子相继、口传心受。我们知道“辽阳”这一地域名称始见于公元10世纪辽国神册三年(公元918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攻占辽东城置辽阳府,唐代以后历经宋朝、辽、金、元朝、明朝、清朝至今一直沿用。我们也知道按照规则续修家谱一般都是后版套前版,其特点是“保持前版原貌”,如果是家族内部的文字相传,怎么可能把比它要晚一千多年才出现的地名辽阳写进秦汉时期原始版的序言?

       通过家谱交流获悉,宋朝雍熙(公元985年)进士鞠仲谋就是鞠昇的后代,从鞠仲谋至今已传三十代;由此推算,从鞠昇至今大约应传76代(注:参照孔子在中国大陆传世83代,其每代的平均间隔期为30.12年推算)。

       鞠姓宗祠中有“山阳衍派,太傅分支”的四字联,联中的太傅系指鞠武,山阳应该是指从汝南分衍出来的鞠姓很重要的一枝的定居地。那么山阳指的究竟是哪里呢?中国古代叫山阳的地名一共有四个。一个是在今焦作市东的山阳县(战国魏邑);另一个是在今陕西洛县的山阳县,明置;还有一个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北的山阳郡;最后一个是在今江苏淮安的山阳郡。在以上四个历史上的山阳中,焦作山阳废置太早,洛县山阳建置太晚,只有金乡山阳和淮安山阳作为山阳郡的治所纵贯古今。金乡山阳郡的治所叫昌邑,西汉景帝中元六年设置,西晋末年废置,设置长达400多年,在历史上很有名望,很多历史名人都出自这个金乡(昌邑)山阳;淮安山阳是东晋安帝(公元411年)置,民国3年(公元1914年)1月废置改为淮安,设置长达1500多年。在以上的两个山阳中,如果认定“此家谱源流是鞠武的后人经过很多代之后的一种追记”这一基本推论成立,应该确定为淮安山阳,其理由是作为追记,这款宗祠对联产生的年代不会太久远,可能出自宋元时期以后。

     (未完接下)


鞠氏九修族谱

鞠氏九修族谱


鞠氏十修宗谱

鞠氏十修宗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主题

856

回帖

4002

积分

禁止发言

http://www.qingzhoubbs.cn/?u&

积分
4002

新人进步奖灌水天才奖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8-7-17 08:57:33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顶起来
http://www.qingzhoubbs.cn/?u=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

回帖

2102

积分

列兵

积分
2102
 楼主| 发表于 2008-7-18 10: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鞠谭避难
   
       上述两则家谱序言在记述鞠武时都号称“郡号汝南”,郡号就是郡望,汝南是指汝南郡(汉高帝置郡,在今河南汝南县东南)。据推测汝南郡应该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鞠武恐于被株连率直系后代的逃难之地。鞠武的老家是燕国辽东郡治所襄平,由于受到“荆轲刺秦”的牵连,燕国覆灭后襄平必然成为秦皇追杀的主要目标,鞠武不可能回到老家避难,所以汝南郡应该是鞠武率其直系后代长子鞠允杰,次子鞠允仁,幼子鞠允伦为躲避秦皇追杀而展转躲避多年后敢于公开的定居之地。随着政权更迭,鞠姓在汝南郡获得了蓬勃发展,家族从汝南郡向北和向东发展到常山郡或平原郡。到西汉晚期,约为鞠武的八世孙鞠谭终于从平原郡(今德州平原县南七里)启程入仕京都长安,进入西汉政权高层。

    据《汉书》和《元和姓纂》记载:鞠谭是汉哀帝的尚书令,这种尚书令是“九卿”中专门掌管皇帝奏章的一种官职,是皇帝的近臣,在西汉晚期为了抑制相权,其作用相当于位居三公的宰相。汉哀帝建平三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在东平王刘云的封地内,“瓠山中间,有大石转侧立,高九尺六寸,移原址一丈,远近传为异闻,哗动一时”。原来是卧着的一块好端端的长方形巨石既没长腿也没人搬动却自个儿翻个身打个滚儿立了起来,东平王认为不是好兆头,便在宫内仿瓠山形状造一土山,上立石像,系上黄草,以便随时祈祷。这件事被在京城做“待召”的两个妄人一个叫息夫躬(息夫,姓)另一个叫孙宠的知道后便借此“发生事端,以图封侯”,于是向汉哀帝上书说刘云“宫中立石,祗毁朝廷,欲求非望,行霍显之谋,荆轲之变”,托中常侍把书信转交汉哀帝。一句“行霍显之谋,荆轲之变”刺到了汉哀帝的痛处,汉哀帝大怒立即下旨废刘云为庶人,其他参与的人一律处死。廷尉梁相,尚书令鞠谭,仆射宗伯凤急忙上奏,“因未见确实,应委公卿复讯”,被正在气头上的汉哀帝判为“不知嫉恶讨贼,意存观望,罪与相等”,遂削职为民。为了保全性命鞠谭同儿子鞠閟逃避到凉州西平(古称西都,今西宁市)隐姓埋名易鞠为麴。这就是《元和姓纂》记载的“避难湟中,因居西平”和“鞠麴同宗”的来源。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鞠谭的后人始终沿湟水两岸发展,乃至成为西北地区赫赫有名的庞大的麴氏家族集团。

    据《三国志》记载,东汉末年在袁绍帐下有一员与河北名将颜良文丑齐名的悍将叫麴义的就是鞠谭的后代。他不但帮助袁绍战胜韩馥夺得冀州(今河北冀县),而且把凉州羌人“砍马腿”的战法运用到“界桥之战”大败公孙瓒,为袁绍立下赫赫战功,后来据说因居功自傲被袁绍所杀。公元220年前后,鞠谭的后代西平人麴演(衍)、麴光、麴英在凉州起兵反操杀郡守。他们带领部队经常活动在西平、金城一带,并与韩遂、马超遥相互应同曹操抗衡;后来因内部分裂,麴演伙同蒋石诱杀韩遂投降了曹操。

    西晋愍帝的大都督官至左仆射的麴允也是鞠谭的后代,他在公元300年带领族人时任西晋雍州刺史的麴特、北地郡(甘肃庆阳)太守麴昌曾多次与汉(前赵)刘聪的大都督刘曜作战,由于战功卓著深得晋愍帝的信任。麴允是金城名门望族,西州民谚有“麴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的流传,其权势和富有可见一斑。到了唐代,麴姓家族有一枝从凉州迁徙到江苏吴兴(今湖州一带),现在台湾还有自称望出吴兴的麴姓。据《唐书》记载:麴信陵,唐贞观中望江令,望出吴兴,有惠政,大旱时祈雨即应,百姓为他立祠,白居易为他作《秦中吟》。白居易在这首诗中对麴信陵仁政为官深受百姓爱戴作了生动描述,诗曰:我闻望江县,麴令抚茕嫠;在官有仁政,名不闻京师;身殁欲归葬,百姓遮路岐;攀辕不得去,留葬此江湄;至今道其名,男女涕皆垂;无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有一副对联称颂他说“祷获甘露,居易作诗歌惠政;世为豪族,西州传语望朱门”,不但证明了他的身世,同时也印证了吴兴麴姓出自凉州麴氏的史实。

    但是,这样一个在历史上轰轰烈烈的麴氏家族到了宋代以后却突然销声匿迹,名不见经传,姓不载典籍,而且至今在中国大陆尚未发现有一例麴姓,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庞大的麴氏家族集团究竟哪里去了?要知分晓还得从《百家姓》说起。

    据说《百家姓》自从南宋初年由钱塘县的一位儒生编辑成教材印刷发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一共流传三种版本,这三种版本的姓氏排列大同小异,唯一的区别都在“甄麴家封”这句上。一种是繁体字《百家姓》的“甄麴家封”,另一种是简体字《百家姓》的“甄曲家封”,第三种是“甄魏家封”。 在这三个版本中,记录“甄麴家封”的无疑是原版的延续,记载“甄曲家封”的是原版的姓氏简化版,而记录“甄魏家封”的是错版,之所以确定它为错版,是因为在上述三个版本中 的第八句记录的都是“金魏陶姜 ”,既然在前面已经编辑了“魏”姓,后面怎能重复编辑呢。从繁体的“甄麴家封” 到简体的“甄曲家封”,只是一字之差已经把麴姓转换成曲姓的过程表达得淋漓尽致。

    另外,曲姓宗祠有款著名的四字对联“金城望族 泉郡名宗” 也可以证明这种姓氏用字的转换。一位曲姓朋友在对这付对联加的解释词上说,上联指金城“曲见”,下联指酒泉“曲珍”,并附加注释“曲见是西晋金城望族”。笔者按着这一思路查阅大量史料始终查不到“曲见”之人,经过进一步分析认为,所谓“曲见”者实际是“曲允”的错写,而这个曲允正是上文记载的金城豪族麴允的简写。如果这种推断成立,对联中上联的麴字和下联的曲字正是沿着“麴-麯-曲”的字形结构进行演化,其中麯字是麴字的变型,曲字是麯字的简化。

    对于曲姓的起源最近看到网上有很多说法,都说:“据《风俗通》载:春秋时,晋穆侯封少子成师于曲沃,其后代便以地为姓,称曲姓。”为了求证这一论据的可靠性,笔者通篇查阅研究了现代版的《四库全书 风俗通》篇,同时也查阅了《四库全书》的编辑者清代钱大昕等人的注释,又查阅了王利器为《风俗通》校注的器案。《风俗通》原名《风俗通义》,东汉末年应劭所著。《风俗通》全书三十六卷宋代已经部分失传(其中包括姓氏篇),明朝编辑《永乐大典》时根据有些典籍的记载进行了增补,经过增补编辑的《永乐大典 风俗通义》基本反映应氏原著全貌,清代的《四库全书 风俗通》篇是根据明《永乐大典》编纂而成。《四库全书》录入《风俗通》正文十卷,附加《风俗通 佚文》一卷(其中包括姓氏篇);在《风俗通 姓氏篇》中,应氏一共收录了东汉末期存在的530多个姓氏,通篇没有查到曲姓或曲氏得姓于曲沃桓叔的记载,只查到了“鞠氏,汉有尚书令鞠谭,或为麴(曲)氏(有的版本直接编辑成曲氏),音讹转改,汉有麴衍”和“韩氏,韩之先出于唐叔虞,曲沃桓叔之子万食邑于韩原,因以为氏”的记载,除此之外连曲沃桓叔的名字都没有出现过,不知持这种说法的人是从哪个风俗通义中转载的。

    还有人说“曲姓源出夏大臣曲逆和秦御史曲宫”,而笔者认为,史籍记载的夏大臣曲逆和秦御史曲宫极有可能是“专指人名”,就像孔子的学生“子路”“子由”一样。如果曲姓在当时确实已经立姓并且有正常的姓氏传续,那么这两位在《史记》上明确记录的人物连同他们的姓氏为什么在《风俗通义》、《元和姓纂》、《百家姓》这些纵贯一千多年的姓氏巨著中不予收录记载呢?事实上很多曲姓朋友也对上述观点心存疑惑,明明家传我族裔来源于鞠氏,怎么突然变成了“曲沃桓叔”“曲逆”“曲宫”的后代了呢?难怪有的曲姓朋友惊呼:“我们这个曲姓真是很特别,《百家姓》上没有,《续百家姓》上也没有,曲姓到底源出何处”!

    上述事实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含盖广阔时空的姓氏演变的历史画卷:在西汉晚期鞠谭为避祸而弃鞠改麴,麴姓经历了九百多年的发展大约在唐朝晚期到南宋晚期又逐渐演变简写成曲。这就是在一些鞠姓和曲姓家庭中流传的“祖上为避祸而弃鞠改曲”、 “鞠曲一家” 和“死鞠活曲”的真正来源。而且我认为,这种简写只限于姓氏演化的简写,不包含字体简化的含义,因为“曲”字同样也是一个古老的汉字,麴和曲作为汉字在古代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
就象历史上的“曲阜”、“曲沃”当然不能写成“麴阜”和“ 麴沃”一样。

    另外,一部修订于宣统元年的《东莱曲氏族谱》也可以证明在中华曲氏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源于鞠氏的。在这份由曲氏自己修订的族谱中“曲氏世系考”一节记载:“旧相传(曲氏)为宫保世裔鞠姓。始祖讳元英任元朝宰相,本贯黄县,茔在城北翁仲,墓表犹存。缘遭难族姓多隐名易姓流寓兹土,遂转鞠为曲。虽云考据无徵,然百古在昔先民有作详哉其言之矣。”意思是说:据相传我曲氏的远祖是一位在朝廷上位列三公九卿的宫保级鞠姓高官,这位官员因遭难而避居他乡易鞠为曲。传说虽然无从查证,但先辈们历经百代,口口相传,应该是有一定根据的,不可能是无稽之谈。笔者认为《东莱曲氏族谱》中记述的这位宫保级鞠姓高官就是史志上记载的西汉尚书令鞠谭。鞠谭改麴后,麴姓一直在西北地区生活繁衍,随着家族从不断壮大到最后的没落,姓氏也在沿着“鞠-麴-麯-曲” 的字形结构不断的进行演化。为了确定这种演化的确切年代,最近笔者查阅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文拓片资料库现存的历史上各类拓片,共搜索到麴姓墓志拓片7条,其中最早的是河南洛阳出土的北魏正始四年(公元507年)《元寿妃麴氏墓志》,最晚的是河南洛阳出土的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麴善岳墓志》。共搜索到曲姓墓志拓片17条,其中最早的是河南南阳出土的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曲系及妻蔡氏墓志》,最晚的是山西五台出土的公元1935年《闫书堂及妻曲氏合葬志》。从上述搜索结果可以看出,麴姓及其墓志到公元662年戛然而止,而曲姓则从公元822年才开始镌入碑刻,中间相隔了160年之久,笔者认为这期间正是麴姓向曲姓转换的姓氏不确定时期。例如生活在唐朝前期的麴崇裕,在有的史志上就记录为“麯崇裕”或“麯承裕”,由此可以看出到唐朝前期麴姓才刚刚完成从麴到麯的演化。而河南洛阳出土的曲环之孙《曲元缜墓志》已经把“曲”字作为姓氏正式镌刻到墓志中,这说明到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一部分麴姓已经沿着“麴-麯-曲”的字形演化顺序首先简写成“曲”,到了南宋晚期这种仅限于姓氏的字形演化才最后完成,自此开始“麴”作为姓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更加便于书写的“曲”所代替。诸位试想,否则的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庞大的麴氏家族哪里去了?

    综上可以认定在中国的姓氏演变史中,在唐代的中晚期以前根本不存在曲姓,现在的曲姓是由历史上的麴姓通过字型转换而来,而这种字型转换只限于“麴-曲”的姓氏转换,并不包含汉字简化的含义。

      
   (未完接下)


《元和姓纂卷十》

《元和姓纂卷十》


《元和姓纂卷十》

《元和姓纂卷十》


《元和姓纂卷十》

《元和姓纂卷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主题

856

回帖

4002

积分

禁止发言

http://www.qingzhoubbs.cn/?u&

积分
4002

新人进步奖灌水天才奖社区居民

发表于 2008-7-21 08: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要继续顶
http://www.qingzhoubbs.cn/?u=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

回帖

2102

积分

列兵

积分
2102
 楼主| 发表于 2008-7-23 09:39: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麴(鞠)氏高昌   
  
       在公元六世纪的西域历史上曾经存在一个鼎盛一时的高昌王国,这个高昌国到底是鞠氏高昌还是麴氏高昌,典籍中则有不同的记法。《随书》《新唐书》等大多数古典记载的都是麴氏高昌,而《旧唐书》则记的是鞠氏高昌。请看下面一段:《旧唐书卷六十七 列传十三 裴矩列传》说“……三年,帝(隋炀帝)有事于恆嶽,鹹來助祭。帝將巡河右,複令矩往燉煌,矩遣使說高昌王鞠伯雅及伊吾吐屯設等,啖以厚利,導使入朝。及帝西巡,次燕支山,高昌王、伊吾設等及西蕃胡二十七國,盛服珠玉錦\罽,焚香奏樂,歌舞相趨,謁于道左。複令武威、張掖士女盛飾縱觀,填咽周亙數十裏,帝見之大悅”。我取《新唐书》的记载,称麴氏高昌。

      《元和姓纂》记载:麴,鞠氏之后。汉有鞠谭,生閟,避难湟中,因居西平,改姓麴氏。《元和姓纂》是宰相李吉甫为唐宪宗李纯提供的“掌握臣下世系、郡望、以便于赏赐封爵”的专著,该书由林宝所著,岑仲勉校记 ,是中国姓氏学权威著作。

       该书记载第一代高昌王麴嘉及其祖上进入和主政高昌的经过时说:【西平】閟居西平。十一代孙嘉仕沮渠氏,后为土人所归,立为高昌王。通过查阅史料得知,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的大将吕光奉命率7万人马征讨西域,平定西域诸国后当率部返回行进到姑藏(今武威一带)时,由于淝水之战失败前秦瓦解,吕光乘势占据姑藏建立后凉政权。公元390年经朝臣群议,吕光决定派儿子吕覆为西域大都护镇守高昌,《晋书》载:“命大臣子弟随之”,其随行人员中当有麴姓臣僚眷属。公元442年,北凉沮渠无讳攻占高昌建立后北凉政权,沮渠氏治理高昌多年终被天山北麓的柔然人吞并,公元460年柔然人扶植了一个叫阚伯周的建立了高昌王国,后被马儒取代。公元501年马儒想要内迁,高昌旧人恋土不愿东归,于是杀马儒立右长使麴嘉为王,可想而知麴嘉应是力主不愿东归的大臣之一。从此,由麴嘉建立了一个承传九代历时134年的真正的高昌王国。据《姓纂》记载,这位第一代高昌王麴嘉就是鞠閟的十一世孙。另据《唐书》和《西突厥史》记载:“麴氏家族是汉族血统,自凉州金城榆中迁来,信奉佛教”,又载:“金城麴氏是中央王族,西平麴氏是地方旁支”。

       公元609年隋炀帝巡视西域,高昌王麴伯雅率西域27国国王佩玉披锦,焚香奏乐跪在道旁相迎,场面之壮阔在西域的历史上前所未有。隋炀帝回朝时麴伯雅又亲自相送,一直送到隋都长安,令隋炀帝十分感动。在长安“观风殿”隋炀帝亲自设宴款待,并把麴伯雅请到自己身旁设坐以示重视。此后麴伯雅又陪同隋炀帝远征高丽,为感谢他,隋炀帝“妻以戚属于文氏女,号华容公主”(《唐书》),612年归国后下令全国采纳汉式服饰。到麴文泰时,由于突厥人的不断侵扰不得不采用双重进贡的方式,一边对付突厥人一边应付隋朝皇帝,当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商旅的过境费。公元629年,唐玄奘取经时曾路过高昌受到良好的接待;麴文泰诚恳的邀请玄奘为高昌僧侣300多人宣经讲道,每次讲经前他都跪在地上让玄奘踩着他的后背走上法座以示虔诚。玄奘离开高昌时,他赠送了大量的路费、衣物、日用品和马匹,并派使者和卫队携带高昌王致突厥可汗的24封公文陪同玄奘西行。每到一处“通国书及信物,可汗自目之甚悦,令使者坐,命陈酒设乐”《唐书》。

       后来麴文泰与唐朝的关系恶化,公元640年,唐朝派侯君集远征高昌,此时麴文泰发病而卒,幼子麴智盛即位,因雅尔都城城高墙厚不肯投降,被唐军用“投石冲车”攻破,麴智盛被俘囚至长安,高昌国灭亡被唐朝西州取代。为了安抚高昌王眷属,唐太宗拜麴智盛为左武卫将军封金城公;拜其弟麴智湛为右武卫中郎将封天山公,并留在朝廷世代为官。公元690年麴智湛的儿子麴崇裕授左武卫大将军交河郡王,虽然官居二品但却受到武则天的宠信。麴崇裕夫人慕容仪,字辅贤,昌黎人,其祖上为青海国皇任骠骑大将军,持节都督。其子麴嵩为朝仪朗,守太仆卿国,荣国公,左武卫大将军。慕容仪是在家乡榆中游泳时溺水而死,葬于榆中兴隆山下。

    (五)先贤入典   

       在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大量典籍中记录了众多鞠姓先贤。据《二十五史 宋史》记载:“鞠咏字咏之,宋仁宗年间文士,开封人;父鞠励,尚书善部员外郎,广南转运史。咏十岁而孤,好学自立。举进士,士秘书省校书郎,知钱塘县,改著作郎,知山阴县。仁宗即位召为监察御史,著有《道释杂言》数十篇。”在任监察御史期间刚正不阿,连皇太后提拔官员的诏书他认为不妥时都放言敢于撕毁。鞠咏在入仕初期与恩师王化基有一段千古佳话,据载:“鞠咏为进士,以文学受知于王化基。及王公知杭州,咏擢第,释褐为大理评事,知杭州仁和县。将之官,先以书及所作诗寄王公,以谢平昔奖进。今复为吏,得以文字相乐之意,王公不答。及到任,略不加礼,课其职事甚急,鞠大失所望,于是不复其相知而专修吏干矣。其后,王公入为参知政事,首以咏荐,人或问其故,答曰:‘鞠咏之才,不患不达。所忧者气竣而骄,我故抑之,以成其德耳’。鞠闻之,始以王公为真相知也”。这段佳话以上级对下属严格要求不袒护和下属不仰仗权势,奋发进取终成大事的深刻寓意,被命题为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使得举国上下尽人皆知。

       史志又载:鞠嗣复,北宋徽宗宣和初年知歙州休宁县。方腊破县,欲逼使降,面斩二士以怖之,嗣复骂曰:“自古妖贼岂有长久者,尔当去逆从顺,因我而归朝,官爵尚可得,何为协我使降”?嗣复知必死,屡言何不速杀我,贼曰:“我,县人也。明府宰邑有善政,我不忍杀”。朝廷知到这件事情后,进其官二等,加直秘阁,升任睦州知府。真是一个精忠报国,大义凛然的豪士。

       鞠氏家族中也不乏杰出的女性,舞蹈家鞠夫人就是其中之一。南宋周密所著的《齐东野语》记载她精通音律,是皇宫舞蹈班子的编舞兼领舞,以善舞南宋名曲《梁州曲舞》而著称,她的舞姿在宋高宗时为仙韶院第一,人称“菊部头”(在古代菊-鞠相通),皇宫的教坊都管王谨特作《菊花新曲破》用以称颂她。

       到了明朝正德年间,登州府文登人鞠钥与妻子于氏被敌人(正德年间刘六、刘七暴乱袭击文登)俘获押到城南寺,敌人逼迫鞠钥屈服被拒绝,当场被杀害,妻子于氏悲愤触石而死。被当地百姓誉为“文登双节”,明朝政府专门为其树碑立传。
       (未完接下)


         

高昌王——鞠伯雅

高昌王——鞠伯雅


         

高昌王铜像的文字介绍

高昌王铜像的文字介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

回帖

2102

积分

列兵

积分
2102
 楼主| 发表于 2008-7-26 14: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六)门出东莱

       据宋代陈澎年所著的《广韵》记载:鞠姓“出自东莱”。东莱在唐代以前为东莱国或东莱郡,汉高帝置郡,置所在掖或黄(今山东莱州和龙口),管理范围相当于今天山东半岛的东北部地区。《广韵》源自《切韵》,其全称叫《增广切韵》,《切韵》是隋代刘臻所著,可见东莱郡应是东汉末年至隋代以前这一时期鞠姓的郡望。实际上早在东晋十六国前期就已经有鞠姓在东莱郡居住繁衍和任职的记录。

        据《资治通鉴》记载,在公元四世纪有鞠羡、鞠彭、鞠殷祖孙三代都作过东莱太守的记录。在同一时期、同一地点、由嫡传的祖孙三代先后就任相同的职务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一种巧合,然而,这却是真实的历史。
   
       东晋十六国前期,社会进入了空前的大动乱。在今天的胶东大地上爆发了以刘伯根为首的民变,为镇压叛乱西晋怀帝的太傅司马越派遣当时任公车令(洛阳皇宫南宫门公车门接待官)的东莱黄县人鞠羡为东莱郡长。公元307年2月,东莱郡长鞠羡被变民首领王弥攻击斩杀,西晋怀帝的兖州州长苟晞又任命鞠羡的儿子鞠彭为东莱郡长。公元309年12月,王弥的部下曹嶷又率兵前来攻掠土地,郡民都愿为鞠彭拼命死战,使得曹嶷的军队虽然很有战斗力却不能取胜,双方你来我往展开了拉锯式的战争,这种拉锯战一直持续了十年,到公元319年,鞠彭眼见这种无休止的争斗使得郡民生灵涂炭,便不听从部下劝阻毅然率领家人和众乡亲一千余家,乘船渡过大海投奔辽东郡崔毖。此时崔毖在与鲜卑人慕容廆的争斗中失利已轻骑逃往高句丽,地盘人马尽被慕容廆所有,鞠彭不得已被收留做了慕容廆的龙骧将军幕府,由于他做事勤恳、事主忠贞,不久便被任命为前燕的乐浪郡太守(汉置乐浪郡在今朝鲜平安南道的平壤一带,西晋建兴元年被高句丽南侵占据,乐浪郡与其郡治被迫迁徙到前燕王城棘城附近,北魏延和元年废)。东晋咸康四年(公元338年),后赵国主石虎率兵来犯,前燕境内有三十六城叛燕降赵,石虎用重兵围困前燕王城棘城(辽宁义县西),鞠彭得到消息后选乡里壮士二百多人火速增援棘城,为解除棘城之围继而大破赵军做出了重大贡献。事后,被当时的前燕国主慕容皝大加赏赐,并授予大长秋之职。非常巧合的是事隔18年后鞠彭的儿子时任尚书左丞的鞠殷也被前燕国主慕容俊任命为东莱太守。于是在东晋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鞠彭在给儿子鞠殷的信中告诫说:“王弥、曹嶷肯定也有子孙后代,你一定要很好地招纳亏抚慰他们,不要计较过去的怨恨,以防扩大祸乱的根源”。鞠殷遵照父命经过推问访察,在山中找到了王弥的侄子王立、曹嶷的孙子曹岩,便邀请他们前来相见并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鞠彭听到后又派使者给他们送去车马衣服,东莱郡的百姓从此太平了。这段故事不但记录了鞠姓族人在东莱早期活动的历史,而且也揭示了鞠姓先祖宽宏大度、不计前嫌、爱民如子的优秀品德。

       时间又过一百多年到了南北朝的魏宋对峙时期,有东莱郡黄县籍人,官居给事中的鞠璋、时任东莱太守东武侯的鞠延增和官居魏郡太守中坚将军的鞠彦云祖孙三代在东莱居住任职的记录。宋明帝刘彧泰始三年(公元467年),青州刺使沈文秀拒命谋反,大将军刘怀珍奉命征讨。当连破数城攻击到东莱郡时,沈文秀的下属时任东莱太守的鞠延增劫留高丽使者并率众数百人据守城池迫使进攻受阻,最后刘怀珍在与其他部队的合击之下逼降鞠延增使之归顺。清朝道光年间,在位于黄县南十里战家夼北半里大道东,墓崩露出刻有“黄县都乡石羊里鞠彦云墓志”的一方墓志铭才使得鞠氏祖孙三代的这段历史重见天日。

       志文写道:“维大魏本州秀才,奉朝请,辅国府长史,镇南府记室,给事中,上书郎中,奉车都尉领郎中,魏郡太守,宁远将军,统军本州司马,中坚将军鞠彦云,以正光四年正月十六日亡。祖璋,给事中;祖母,昌黎韩。父延增,东莱太守,东武侯;母,济南解。妻,武威贾。中坚英才金声,含德玉润,妙识朗于龆年,贞芳茂于弱冠。德贯颜、闵,文通游夏。拂缨朝伍则冬夏威恩,背庯邦符则齐鲁易化。而至德消弘,非得其门,焉尽其美,略题閟好,岂写真明者哉。维大魏正光四年岁次癸卯十一月二日”。

       从这方墓志铭可以看出,鞠延增乃墓主鞠彦云之父。志文盛赞鞠彦云自幼英武奇异,见识超人,青年时代就以德才兼优、能文善武而闻名乡里。形容他的德行象玉石般的湿润,象孔子的弟子颜回和闵损一样受人喜爱;形容他的才气象金子发出的声音一样到处被人传诵,他的文韬武略能同孔子的弟子子游和子夏相媲美。他在朝中任职时勤政廉洁,好比冬天的太阳一样受人欢迎;他在地方作官时关心黎民疾苦,深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志文虽然充满了赞颂溢美之词,但也反映出他确实是一位德才兼备、很有作为的封建名宦。从志文透露的亲缘关系中也可以看出鞠彦云家族在当时优越的社会地位,武威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重要谋臣贾诩的故乡,贾诩的祖上便是西汉文帝时期的贾谊;昌黎则是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祖居地,韩愈常常自称韩昌黎。武威贾和昌黎韩都是当时全国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这种联姻关系无不反映出鞠氏祖孙在当时那个门阀盛行时代的尊贵身份。

       这方北魏墓志字体浑厚圆润、盖字精绝而被历代著名的金石学家所激赏,特别是志文的内容虽不及二百字,而时代、年月、官位、世系、德行、治迹无不悉叙,简要不烦,为志铭中所仅见者,具有极高的价值,乃至其后模仿者屡见不鲜。

       鞠彦云墓志在道光年间崩露被发现后,由县人麻东海拓印志文又将志石送回墓中。到同治十年县士赵瀛海访知墓在战文科地中于是组织梁士鸿等六人花制钱六千文购地一丈三尺五寸发掘并为之修墓,当时的黄县县令尹继美也立碑并提文为“元魏鞠公彦云之墓”来纪念他,并且把战家夼改名为“黄县石羊乡”。那么战家夼到底是不是1500多年以前北魏的“黄县都乡石羊里”呢?在元代牢峰羽士的《灵源观记》则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说,“……夫灵源观者,在邑西南十五里鞠家庄……”。就是说,元代在黄县西南曾经建有两座道观,一个是延真宫(俗称上观),另一个是灵源观(俗称下观),灵源观正好建在元代以前尚存在的老黄县西南十五里的鞠家庄内。这段文字透露出一条信息,就是元代以前在下观的位置上曾经有个鞠家庄,鞠姓的一枝可能曾在这一带生活居住。鞠彦云墓的发现地战家夼村的位置在鞠家庄的东偏北五里,而战家夼在宋元时期尚未立村,它的立村时间应该在明朝中期,或在磨山迟家建村之后。

       所以,元代灵源观的遗址下观的位置才是1500多年以前的东莱郡黄县都乡石羊里。这里也正是鞠彦云家族在北魏时期的祖居地和故乡。而战家夼的位置只是鞠彦云家族的祖茔地。尽管如此,鞠氏后人仍然要感激那位曾经在鞠氏墓被发掘后能够及时组织修缮立碑,而且把战家夼改名为黄县石羊乡的清朝同治黄县县令尹继美,正是他的美好愿望成就了鞠氏子孙的寻根梦想。

       公元一九五六年一月二十一日,当时的黄县诸由公社冶基大队村民在掘坟砖作井时掘出墓碑一甬,铭头书为“大宋故广文助教西平郡鞠公墓并序”。此墓碑发掘后即被当时黄县博物馆取走,在取走之前,由当事人鞠树瀚先生匆匆抄录,有很多地方的文字并未严格校对,而此墓志碑至今下落不明。这甬墓志记载了墓主鞠俨本人及其子孙五代的世系生平,记录有简有繁,镌刻字数之多信息量之大实为罕见。从纂文可以看出,墓志是由鞠俨的孙子见任大宋朝散郎右赞善大夫知江阴军事借绯鞠传式,见任单州团练推官丞奉郎试秘书省扶书郎鞠传则于宋太宗端拱元年(公元988年)岁次戊子十月申寅朔二十日癸酉为其祖父和父亲修墓时所立,葬地隶属宋代历史名称“登州黄县和孝乡扈顺里西野基村”。此次修墓立碑之时鞠传式、鞠传则正当任上,可谓官运亨通,锦衣还乡施此大仪想必隆重至极。当时距乃祖去世已三十九年,距其父寿终也已是六年之后。

       碑文记载,墓主鞠俨字敬威,生年不详,据推断当在唐代晚期的公元885年前后,卒于五代后汉乾祐三年(公元950年),生前的最高职务是国子监广文馆助教。五代因袭唐制,当时的国子监是专门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为学生的国家级学堂,广文馆则是“掌领国子学生业进士者”,也就是“进士”的培训基地,广文馆设助教二人为正八品学官。鞠俨生活的年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大动荡时期,战乱频繁,政权更迭不断。经分析推测,鞠俨任助教时当在公元936~947年的后晋天福至开运这一时期,当时后晋国子监设在京都开封。因为大宋太祖赵匡胤建国于公元960年,此时距鞠俨去逝已经10年,因此墓志铭头的“大宋”称谓并不准确,但是这两位相当于今天市级领导干部的文武大员怎么可能会把这样一个常识性的问题搞错呢,也可能是按照当时习惯把五代十国这一历史时期与宋朝划为同一时代的结果。

      经勘阅,墓志铭头在“鞠公”前面篆有“西平郡”字样,这说明西平郡是墓主鞠俨的郡望,也就是说鞠俨的祖上来自东汉时期开始设置的位置在今西宁附近的西北重镇西平郡,这个西平郡正是前文“鞠谭改麴,避难湟中,因居西平”的所在地。据此分析这枝鞠姓应是鞠谭改麴的后代。鞠谭的后人改麴避居西平后,经过时间的推移和政权更迭一些族人必然有向东发展和恢复本姓的愿望,因此可以推断西晋末期居住东莱的鞠羡祖孙就是这种“复姓”迁徙的早期代表。而前文刊出的鞠彦云墓志中鞠彦云的岳父家族为“武威贾”, 历史上武威隶属西平郡且与西平城毗邻,而东莱与武威则远隔千山万水,这种跨越千山万水的婚姻是否也从某个侧面说明了东莱鞠氏与西平麴氏(鞠氏)在当时往来频繁,联系密切,息息相通的事实!由此可以确定东莱鞠氏是距今1700多年以前的魏晋时期从西平郡麴氏分衍出来的恢复鞠姓的重要一枝。

       同样是在五代十国和北宋这一时期,又有高密籍的鞠氏四代为官的记录。据《二十五史  宋史  列传一百九十九》记载:“鞠常,字可久,密州高密人。祖真,黄县令。父庆孙,申州团练判官,有诗名。常少好学,善属文。汉乾佑二年擢进士第,裁二十一,释褐秘书省校书郎。周广顺中,宰相范质奏充集贤校理,出为郓州观察支使,历永兴军节度掌书记、伊阳令。显德四年,诣阙进策,召试,复授猗氏令,迁蔡州防御判官,复宰介休、魏县。开宝中,赵普为相,擢为著作佐郎。时任此官,惟常与杨徽之、李若拙、赵邻几四人,皆有名于时。常应举时,著《四时成岁赋》万余言,又为《春兰赋》,颇存兴托。后为清河令,七年,卒,年四十七。子仲谋,字有开,雍熙中进士,有材干,历御史、东京留守推官、陕西转运,至兵部员外郎,仲谋集其父所为文成二十卷。 弟愉,周广顺中进士,与常齐名”。   

       这段史籍以鞠常为切入点,介绍了鞠常是五代晚期密州高密县人,祖父叫鞠真,曾经做过黄县县令。父亲叫鞠庆孙曾经做过申州团练判官,是当时有名的诗人。史籍记载鞠常年少好学,能写得一手好文章,鞠常于南汉乾佑二年(公元949年)二十一岁的时候考中进士,先后做过秘书省校书郎、郓州观察支使、永兴军节度掌书记、蔡州防御判官、著作佐郎,并先后任伊阳、猗氏、介休、魏县、清河县令,最后病逝于清河县令任上,死的时候才47岁,由此推测鞠常的生卒年大约应在公元928~975年。鞠常生前著有《四时成岁赋》和《春兰赋》等著作流传于世。鞠常的儿子鞠仲谋字有开,是宋太宗雍熙(公元985年)年的进士,很有才干,历任御史、东京留守推官、陕西转运史,兵部员外郎。他在任连江县期间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他主持修建的连江水利工程为抵御洪水缓解旱情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受到当地人民的赞誉。

       据《文登县志稿》记载,“鞠氏自汝南迁居登莱,安茔于黄县野极(今冶基)……”。民国版的《黄县志》上说,“……冶基鞠氏聚族成村,知在唐以前矣”。这段文字表述了鞠氏从汝南郡迁居东莱后,便在黄县野基(今冶基)立村,黄县野基被当成鞠氏祖居地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以前。笔者判断,上述记载并不准确。鞠俨墓碑明确记载祖上来自西平,而《冶基宗谱》也明确记载冶基鞠氏传承于北魏中坚将军鞠彦云,由此推测:现在已经消失了的元代以前在黄县南山灵源观(俗称下观)的位置上的鞠家庄也就是北魏时期的黄县都乡石羊里,这里才是鞠氏在北魏以前这一时期的祖居地,冶基鞠姓正是在这里分衍出来的又一枝鞠姓的定居地,她在五代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国子监广文馆助教鞠俨。而与鞠俨生活在同一时期,其祖籍在莱州府高密潍水江北高阳城下的鞠真、鞠仲谋家族与鞠俨家族是不同分支和堂号的同一鞠姓家族,她们的共同近祖就是生活在公元四世纪中叶的东莱太守鞠殷。
(未完接下)


黄县地图1

黄县地图1


黄县地图2

黄县地图2


黄县南山灵源观

黄县南山灵源观


鞠彦云墓志盖

鞠彦云墓志盖


鞠彦云墓志盖

鞠彦云墓志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10

回帖

2102

积分

列兵

积分
2102
 楼主| 发表于 2008-8-28 06: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家谱为证
    上述鞠真四代五人的实绩被收入宋史并专门立传说明了鞠常和鞠仲谋在当时的名望,同时也传达了鞠常和鞠仲谋是父子关系这一重要信息。若再结合网名叫“仓海一鼠”家族在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重修的《鞠氏族谱重修世纪图小引》记录的“(尊)自高密至石岗始迁之祖砥公已(以)上六世玉闰公为世纪一世之祖”和在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三修的《鞠氏重修族谱原世小引》记录的“仲谋公……登石岗览山水之秀遂令次子砥公筑石斯址后迁宫侧……”中表明的鞠仲谋与鞠砥也是父子关系的记载,经研究考证确认从鞠玉闰至鞠砥的辈分关系排列顺序应为:鞠玉闰——鞠 ** ——鞠真——鞠庆孙——鞠常——鞠仲谋——鞠砥……(以下接仓海的家乘枝谱)。其中鞠常的一个兄弟叫鞠愉的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周广顺年间进士,在当时也与鞠常齐名。

    《鞠氏重修族谱原世小引》上还介绍说,鞠仲谋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官授康乐(今江西万载)主薄,又于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升任连江县令,在从康乐到连江举家搬迁过程中,当舟船沿锦江顺流而下行驶到赣江边上的新建县石岗时,“舟阻新建登石岗览山水之秀遂令次子砥公筑石斯址后迁宫侧”。家乘的持有人在解释“舟阻新建”一句时说“遇到了洪水,以为不吉利便留下次子砥公在石岗这个地方筑石斯址后迁宫侧”。如果单从《鞠氏重修族谱原世小引》的字面分析,因何“舟阻新建”文中并未说明,“遂令次子砥公筑石斯址”是因为“舟阻新建登石岗览山水之秀”而作出的决定,中国古人特别是豪门仕宦都对建宅选址的阴阳八卦有所研究和偏好,好的宅基地据说可以佑护主人飞黄腾达,家族繁盛兴旺。但鄙人以为:这是鞠仲谋在此前13年的为官生涯中深感仕途险恶,联想到这次到连江赴任前途未卜,为自己的将来留下的一个退路。没想到此去连江便创下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业绩,官品从此一升再升,从连江县令到殿中丞到皇帝钦点的开封府判官到陕西转运史最后竟作到了兵部员外郎。鞠仲谋最终并没有回到新建石岗的宅第,但他的次子鞠砥一枝在江西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鞠砥的子孙们沿赣江两岸发展到南昌、进贤、高安、吉水一带并通过宜春进入湖南或顺赣江而下发展到江汉平原,成为后来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历次大规模移民的主要力量。

    最近我看到了江西高安一枝的十分珍贵的《鞠氏宋谱旧序》,这是鞠性復于南宋绍兴二十七年冬月为续谱所作之序,也是至今为止鞠氏家谱序言中最早的版本,因而最具研究价值和权威性。

    宋序说,鞠性復是鞠氏首迁江西石岗之鞠砥的七世孙,“予不肖明入黉宫三十余载”,即鞠性復自称是南宋官办学堂的教师,教书已经三十多年,在教学时每每讲到先圣贤人用家谱教育子孙后代的事例都会有感而发,想到自己的家谱未续,大业未竟,未免诚惶诚恐。于是在南宋绍兴二十七年清明祭祖会饮中动念思源决定修谱,在修谱的准备过程中石岗之砥公以下的世系清楚,而砥公以上无所稽考,只知道原籍在山东莱州府高密潍水江北高阳城下,为了探究水源木本使修谱圆满成功,鞠性復决定亲自到原籍寻根,于是拔山涉水历经一个月的行程抵达。经过庄严肃穆的跪拜仪式之后请出家谱“始知我鞠氏历代源流逮唐沂公宦居高密,至宋端拱迁我石头岗。故景公沂为世派之祖本始根源历历可数”。而沧海在所发的“鞠氏历代名人”中注明鞠景沂为山东节度使。连系起来可理解为我们这支鞠氏历代源流都从鞠景沂任唐朝的山东节度使而宦居莱州府高密潍水江北高阳城下算起。这段结论非常重要。

    如果把鞠砥一枝的初次修谱时间定位在《鞠氏族谱重修世纪图小引》记录的那篇“......予族自元季兵燹不无散失转徙播迁之下所遗仅有正德甲戌草稿虽残篇断简……”的草稿标明的明朝正德甲戌年(公元1514年),那么它距离鞠性覆“动念思源”修订家谱的南宋绍兴二十七年(公元1157年)间隔了357年,而鞠性覆修谱时距鞠仲谋过世大约也应在135年之后。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石岗的家谱是一部以鞠砥为核心的鞠仲谋在江西的后代的支谱,这部家谱完整的记录了这枝鞠姓的起源立姓和从登莱到石岗的迁徙过程,成为鞠氏家族发展的一个缩影必将名留史册!

    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鞠德华与妻子向氏从江西吉安府吉水县四十八洞鞠家村“携五子”,随同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迁徙大军乘船顺赣江而下,进入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后先到瓦屑坝集结换乘大船到湖口再溯长江而上,过三峡在忠县或酆都一带下船,再翻山越岭走陆路到达垫江沙河。五个儿子中长、次、四、五子的家谱传续已无记录,只有三子鞠才可传太阳娶妻王氏,太阳又传三个儿子,待长大成人后分家称三大房一段记载的较为详细,而且相传至今。序言记述:长子叫陞吉居住打草湾(长冲沟),次子颐吉居住斑竹滩,三子令吉居住观音滩,繁衍至今已传二十余代,大家都尊称始迁祖德华公为本枝的一世祖。当这枝鞠氏传到第十一世的时候,鞠廷芝、鞠廷蓉广泛收集各枝的记录旁征博采,于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正式续谱,这篇仅存一页的非常珍贵的修谱序言写道:“鞠氏者系出姬氏山阳郡公族大夫燕国鞠武即其后也特以派衍日蕃或宦游或迁徙散处四方者虽欲考之而不可得矣,吁、崛起西岐凡民何敢祖天子,发源北燕后嗣莫由溯公卿......”。这段记载的大概意思是说:鞠姓起源于姬氏山阳郡,燕国王室后裔、大夫鞠武就是他的后代。为什么这样理解呢?按理说,你即便是为西周建国立下汗马功劳的西岐百姓也不敢随便使用皇家的姓氏,你即便真正是燕国的后代传人也不能随心所欲的攀附燕国权贵,既然先祖们一代一代都这样口口相传就一定有它的道理。只不过是由于年代久远,繁衍日盛,况且长期以来家族成员或者官迁或者民徙,使得很多了解情况的鞠姓族人作古的作古,活着的也散居四面八方,要想证明这种说法的来源已经非常困难而已。

    山阳郡作为地名上文已经做过分析,如果作为公族的代称则无法考证。但是“公族大夫燕国鞠武”一语则明显指“大夫鞠武”是燕国王室后裔。这则家谱对鞠氏源流只作了来源于“姬氏燕国王室”的记载,究竟如何改姓则不如“仓海一鼠”家谱记录的详细和直截了当。

    从家谱得知鞠太阳的后人在垫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他们以沙河为中心又向北扩展到梁山(今梁平)一带。正值家业兴旺,蒸蒸日上的时候,四川全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动荡。垫江谱序言说:“献忠扰乱、姚黄猖獗,……乙酉暮春梁邑大破死难则舍生取义忠骨长埋出亡则琐尾何依伤心宗祠……”。清朝顺治二年农历三月(公元1645年)张献忠部进攻梁山遭到当地军民的顽强抵抗,梁山攻陷后可能遭遇了同成都一样惨绝人寰的屠城。更有甚者,以强奴悍仆组成的号称“土暴子”的各州县暴民在姚天动、黄龙带领下聚众劫掠,横行川东。他们“竖寨山林,劫掠千里,杀老幼、掳精壮掘墓开坟,生死无得免者”。 梁山有个叫冯之的在《冯氏历乱记》中叙说:乙酉(公元1645年)八月,被杀败的姚黄路走梁山,烧杀抢掠十天,姚黄过后,冯之的父亲到处寻找亲友已所剩无几矣!伯、叔、弟等全被掳走,姚黄把这些抓到的壮丁用湿牛皮条连在一起,纹面背粮,无人得脱,老弱妇幼都不放过。所见积尸遍地,臭闻千里。冯之本人侥幸逃脱,被迫躲避到深山老林中靠穴居采集野果充饥,度过了若干年野人般的生活,从历史记载可以看出,在十七世纪四川姚黄的杀戮远比献忠扰乱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种兵燹动乱的社会环境下,鞠氏也同其他居民一样被迫离开家园、四处逃难、流离失所,留下的只有躲避到深山老林与动物为伴,出亡的则远涉他乡、避难滇黔另谋生存。因此今天生活在云南、贵州的土著鞠姓有相当一部分应该是四川梁山太阳公的后人。

    明朝宪宗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江西进贤籍的鞠孟辉被朝廷选拔贡生到京师国子监就读,学业期满后被派遣到云南沧川州作教谕(管理教育的一种学官),卸任后于明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徙居湖南武冈。江西进贤是富庶之地,既然已经罢职为什么不回老家而迁居到一个人地生疏的地方呢?原来明朝政府有这样的规定:“明朝的文武官员在任职地入籍妻儿相随的,本人卸任、罢免后,其全家不得返回原籍,本人死亡的,妻儿也不得返回原籍,叫做文武官员任职迁徙的回避制度”。朱元璋制定如此苛刻的制度主要目的是防止卸任的官员反籍后与民争地或利用在职时国家给予的特权大搞衣锦还乡,为害乡里。从时间和居住地来推断,鞠孟辉和鞠德华都应当出自鞠砥之后。而且两位迁出江西的时间比江西鞠氏三修族谱的明朝正德甲戌年(公元1514年)分别要早37年和145年。但是这种“远以通百世之灵爽,近以展一族之孝思”的忠义孝悌、诗礼传家的优秀传统却代代相传。留下了“祖世有显德,裕后定荣昌, 传家习诗礼,华国耀文章(仓海一鼠家乘)”;“德本心中玉,清奇色秀光,开承如大正,永远一枝芳(juqingzao家乘)”;“茂宗世成荣,国泰永康宁,祖德积愈远,昆弟应其昌。当代崇文学,诗书继治先,家传惟孝友,式度启仁贤(ju329家乘)”;“士德永克,世应兆芳,清泽维远,鸿传成章,基业万奠,宗序其昌,汝奉祖考,昭穆相当,理田本善,蕴培文良(鞠传孟家乘)”的行辈歌供后人代代传诵。

    (八)“死鞠活曲”
    “死鞠活曲”是山东和东北的一部分鞠姓家庭内部盛传的家话,这种说法的来源正史并无记录,但家谱却有所披露。据《冶基鞠氏宗谱》记载:“稽我族之始自周之鞠陶,燕之公族大夫鞠讳武,北魏给事中鞠璋,东莱太守鞠延增,宁远将军鞠彦云。其事或载于经,或列于史,或见于县志,历历可考。厥后乃改为曲者,此何以故?盖当北宋哲宗时,奸相章惇穷凶极恶,怙宠弄权,横肆罗织,元祐诸臣正人无一得免者。有先祖讳杲者,身为显宦,上书力排其奸词极抗直,逆惇大怒,与馋构券,反受其诬,而遭夷族之祸。当此之时,子孙闻之惧祸之极,隐姓埋名誉为逃散,故我族分土而居者迄今尤星罗棋列也。待后事寝,眷念故土,有一二潜归者,惧逆惇访闻,村东原有曲姓者,遂依附其姓,以图全躯远害,及考其真策名,祖案仍私书为鞠,以存水源之恩。此吾族当琐尾流离之后而幸有一线之未绝也。”

    “有先祖讳杲者”即鞠杲。据查证,鞠杲是北宋哲宗时期吴川人,元符庚辰科(公元1100年)进士,是湛江乃至吴川历史上的第一个进士。他疾恶如仇,登第后不久便上书直斥当朝宰相章惇和蔡卞等人横肆罗织、怙宠弄权、妨贤欺国而反受章惇诬陷,遭夷族之祸。

    章惇,字子厚,建州溥城(今属福建)人,宋仁宗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进士。历史上有关章惇的故事很多,其中有一段说道:章惇为官初期与苏轼交好,二人曾经同游南山,走到仙游潭时,见仙游潭下临万仞绝壁,壁上有一块很短的横木,章惇请苏轼到壁上题字作记,苏轼俯身望一望潭下,烟雾氤氯,深不见底,当即摇头,连说不敢,章惇却从容走到潭边,吊下绳索攀着树,提起衣服就爬了下去,用毛笔在壁上大书:“苏轼、章惇来。”然后攀树缘索,回到潭边,面不改色,神采依然。苏轼当即拍拍章惇的肩膀说:“君他日必能杀人。”章惇不解问,“何以知之?”东坡说:“能自判命者,能杀人也,”章惇听罢哈哈大笑。 据说章惇出生时,父母不想要他,打算把他放在水盆里溺死,被人救止。苏轼赠给章惇的一首诗中有“方丈仙人出渺茫,高情尤爱水云乡”之句,章惇认为这是嘲讽自己,很不高兴,二人因而交恶。其后,苏轼落难之时,章惇曾经多次打击苏轼。宋神宗时章惇曾追随王安石变法,变法失败后被主政的高太后贬出朝廷,宋哲宗亲政后章惇被用为宰相。章惇上台后对反对派实施疯狂地报复,他网罗党羽、张扬跋扈、恃强凌弱,铲除异己;章惇曾奏请哲宗下令挖司马光、吕公著的坟,劈开棺木,扬尸暴骨被哲宗制止;他制造元祐党人案对变法反对派人士杀剐放逐,并根据名字的发音和字的相似来决定流放地点,制造了一起起荒唐可笑的故事;他欺上瞒下,罗织冤狱废黜了当时具有很高威望的孟皇后,并企图罢黜被称为“女中尧舜” 的高太后的名号,引起士人的普遍不满,因而在《宋史》中被列入《奸臣传》遗臭万年。对于这样一个名声狼藉的奸臣权贵
敢于大胆揭发表现了鞠杲坚毅果敢和大无畏的精神,她代表了鞠氏族人的典型性格必将名留青史。

    上文记载鞠杲是吴川人,历史上的吴川在今天的广东湛江附近,湛江距黄县远隔千山万水,夷族为何要波及到冶基呢?由此判定冶基应是鞠杲的祖籍,而鞠杲可能是鞠俨曾孙鞠熙甫“三传二举”的后人。

    《冶基鞠氏宗谱》又载《复姓呈》一篇,文中说道:“皇清雍正五年岁次丁未孟秋上浣之吉,嗣孙增生鞠节中顿首拜序”称“节自始祖黄县以来,历传世系谱俱皆姓鞠,至高祖鞠自平幼遭明末之乱,抚养于曲氏,遂以曲为姓,迄今五世。节于康熙五十六年入泮,毎念水源木本安忍更易,愿复鞠姓,以正宗支”。上述《复姓呈》所列事实经当时登州府黄县儒学教谕王五骢核实批复“准复鞠姓,仰该学注册”。文中所述上溯五代正是明朝末年,那么在明朝末年黄县冶基鞠姓又遭到何种隐姓之乱呢?谱序并未记载。经分析推测,从北宋末年鞠杲开始到元末明初又到明朝末年冶基鞠姓均遭到来自当局的不同程度的迫害,然而每次遭难鞠姓都依附于曲,易鞠为曲,这也从某个侧面说明冶基鞠姓一直信守着“祖上来自西平,是鞠谭改麴的后代,鞠曲一家”的家训。同时也向我们完整的揭示了“死鞠活曲”由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